用季节来总结人生在文学作品中确实常见,具体在《人生海海》里麦家老师是这样说的:“春天像少小孩,看上去五颜六色,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实际上好看不中用,开花不结果,馋死人(春天经常饿死人);夏天像大小伙子,热度高,精气旺,力(热)气日日长,蛇虫夜夜生,农忙双抢(结婚生子),手忙脚乱,累死人;秋天像精壮汉子,人到中年,成熟了,沉淀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天高云淡,不冷不热,爽死人;冬天像死老头子,寒气一团团冒,衣服一件件添,出门缩脖子,回家守床板,闷死人。”另外一个将人生概括总结算作一天的故事就是古希腊有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人类总是很喜欢总结和归纳人生,本书附有一张黑色的小折页,内容是麦家老师写的一段话和签名(印签):“人生海海,上校起落沉浮的一生,是我们进入广阔生活的必由之路。”看完麦家老师的这段话我们可能会想,或许本书的主角就是上校了吧。其实不然,就想很多人以为《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是银行家查尔斯(保罗·高更是原型),故事是讲述查尔斯放弃已拥有的成就去追求梦想的。这样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毕竟书名是月亮个六便士啊,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但是全书的叙述角度是“我”,如果从我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其实故事的主角是“我”的话,故事会变得更合理,我转述了故事,是为了引起读者们在阅读时的思考,毕竟如果查尔斯是主角的话,那就直接“月亮”作为书名就好了。“我”的出现实际上是形成月亮和六便士的对比。毕竟作为“二流小说家”的毛姆的水平是比讲一个追逐梦想的故事更高的。所以加了一层“我”的外套是故事的主题更具智慧了。为何讲故事的主角不是上校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我”的外套就是实现了故事得进一步深化,讲动荡年代的上校故事,平顺的转入到了“我”的故事上了,自然流畅,而且这层外套“织”的真好,在年幼时讲上校的遭遇家人们的举动时,不成熟的孩子的单方面思考和态度很真实,比如极端想知道上校故事的渴望,比如对别人灵活是非观的陌生,都是如此,这个年轻的大脑与成人对事物认识得对比鲜明,讽刺,深邃。等到“我”半生归来,上校依然不是当年模样,“精神”问题使上校似乎变成了当年的“我”而我成为了另一个“上校”,体会过半生的艰难困苦之后的“我”理解了上校,也知道了人生的意义,前妻口中的“人生海海”“我”用了两个人的人生算是理解了,也不过是看开点,想开点,要懂得,要忍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