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考虑生活的基础何在。何小河说,父亲在豫东田野上落满灰的生活同珠江边的、纽约的、新西兰的生活没有区别……但问题在于,我们以何种标准标定生活并区别不同生活的品质或许并不是画展、餐馆、一份看来体面地工作或威士忌酒……
划定了不同生活的标准关乎生存者的心性,关乎生存者是否足够严肃地对待并同真正伟大之物以及真正重要之事建立了联系,是否认真考量了那些母题。如果要为生活建立秩序,我们仍需要寻找一个坚实的基础。问题在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所置身的社会很少向我们给出有用的提示。
全书第二部证实了“滑落”是如何可能的,一种“合理”限度内的“生活”是何其接近于流浪者的“死活”的。当我们从孩子变为成人,孩子曾经的现实在我们看来就成为被裁剪的现实。可是,对任何一种生活来说,都存在某种裁剪,甚至以以这种裁剪为基础,凭借这种裁剪而成为可忍受的……于是,一种生活就意味着一种欺骗……
一种生活还意味着对生存者的形塑。生活方式就是感知世界的方式。规则与意义体系划定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一个流浪者眼中的“现代”世界类似于原始人眼中的现代世界……我们不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说原始人的生活是无意义的,或许,我们同样不能说流浪是无意义的……
有生活的人活在钟表划定的时间中,地图划定的空间中。流浪者的时空则是脱离了钟表与地图的时空——从一种时空穿越到另一种时空,这之间的间隔仅仅是我们心中的几串想法,几段言辞,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如果“生活”的人同样缺乏某种基础,那就不能批评“死活”……甚至得说,流浪者同样有诗意——毫无意义的诗意,一如生活的人所有的诗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