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很真挚,所以打动人。作者擅长用比喻来贴切地描述要阐述的哲理,让人一下子把握住关键要素而恍然。
比如他在第一章描写一个好脾气却带不来好生活的男人,“可是脾气好有什么用——就像一只没底的锅,哪怕锅盖很结实,又能派什么用场”一下子把那种分手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仅用了一句话而已。
哪怕是在自嘲时,比喻也是一件强大的武器,我的身体会自觉地调整内分泌水平,就像逆来顺受的劳工在发现雇主并不打算满足自己的需求后,默默地放弃自己的权益。这种比喻不仅饱含辛酸的幽默,更与当下的处境结合,愈发增添了文字的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
书里最让人触动的也是对自由和对人生目的的思考。也许恰恰因为作者是个内秀的人,所以内心可以做如此丰富的思考,哪怕是在外部如此苛刻难受的工作环境下。
林语堂的名句“我要想做自己的自由和能做自己的勇气”已经很让人动容,但作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即在想做自己、能做自己之前你要做什么样的自己。“所谓自由,实际上在于你能意识到什么,而不在于你享有什么”,由此而内省,历经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我真的知道自己想干些什么吗?还只是家庭或社会推动着一步步走到现在这种自由当然是经历过不自由之后、经过彻底的自我思考而进入的第三层境界。“是一种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上的个人追求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精神内容”,是定义我之为我的身份关键,否则于你于我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知晓自由的这个道理与追求这种境界的过程,甚至比自由本身还要重要,“就如同莱欣说的: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可贵。自由的情况也一样,或许它可望而不可即,或许我终生都无法抵达它,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对它的追求比对它的获得更可贵,而且这对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很可贵——它就像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生命的支点,而不是内容”。它是我们有意识地活着而不是浑噩地活着的关键,它是我们脱离一岁儿童树立的那种单纯区别个体的自我、形成成熟自我认知的关键,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