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米諾陶之盤」很认真地给大女儿讲了一遍,她一开始只是感觉惊奇,但是后来又跑到一旁去玩了。后来去舟山抓到了很多螃蟹,女儿把螃蟹放在桶子里之后,回家的车上便要求和妹妹一起把螃蟹放了。原话是「如果有一个大巨人,把我们抓起来放在一个小桶子里,你会觉得开心吗」,爷爷打趣地说「螃蟹没有思想啊,但是我们有,螃蟹感觉不到的」,虽然无力反驳爷爷,但是还是坚持和妹妹一起把小螃蟹放走了。
路上问我「螃蟹真的没有思想吗」,我说「虽然螃蟹没有思想,但是我们有。」不知道是不是「米諾陶之盤」的影响,在我看来在看这个人和牛地位交换的科幻主题的时候,其实是在讲同理心,和所有幻想文学一样,把人放在脱离于现实的本质更深地去感受不同事物对人的影响。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Q太郎」后续篇的,在我看来和「米諾陶之盤」刚好相反,「米諾陶之盤」用残忍的故事讲温柔的道理,而「Q太郎」却是用更贴近生活的故事讲了残忍的道理。故事大意就是Q太郎回来找阿正,阿正此时已经是大公司职员并且正在思考一个和博士一起创业的机会,在和Q太郎一起和以前的小伙伴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想起来小时候的梦想和冒险故事,觉得应该创业。但是第二天醒来阿正的老婆说,她怀孕了。阿正高高兴兴地又回去上班。Q太郎最后说,原来阿正有孩子了,这么说啊正就不是小孩子。
在这个故事里能看到的是成长的残忍。可能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在成长的角色不停变化的时候,最终都是要舍弃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