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有没有受到同学儿或者小伙伴的暴力欺辱,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上的?被欺负后,你是如何处理的,结果又怎么样?
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受到欺负,往往是逆来顺受,不知道反抗的。小时候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教育,都是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对于那些争端和突如其来的不友好行为,往往是不知所措。
回去告诉父母,父母总是说没事儿,忍一忍就过去了,又没受到大的伤害。殊不知有些虽然不是皮外伤,但心灵上的内伤是看不见的。长大后,才知道,小时候那些被欺负的经历,对我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面对暴力和欺辱,我们不能选择忍气吞声,因为别人觉得你好欺负,会变本加厉。当然更不能选择以暴制暴,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将事情导向更糟糕的结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暴力是内心恐惧和害怕等情绪的潜藏表现,无处发泄,导致去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表面上,使用暴力的人看似强大,实质上是内心懦弱的表现。这与《恐龙物语:战争没有胜利者》一书中的观点相符。
真正勇敢的人,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他们敢于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行为,能用智慧的头脑去解决问题,最终保护好自己。获得尊严的方式是尊重他人,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前提下,用智慧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这本书以恐龙为主角,给孩子展示了用暴力解决问题时动物之间的行为,但暴力并未给它们带去任何好处。那些用暴力欺负别人的人,不会永远占上风,总有一天会遇到更强大的对手,从欺凌者变成被欺凌者,而那个更厉害的对手也是如此,这是一场无止境的恶性循环的战争。战争永远没有胜利者,只有两败俱伤。
1.5亿年前的腕龙,因为脖子长的优势,常常欺负其他矮小的恐龙,也常常在生存的环境中屡战屡胜,但最后遇到了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恐龙,吃掉了很多腕龙。
1.45亿年前英格兰地区的驰龙,是那片土地上有名的猎手,不仅可以刺穿敌人,还能迅速奔跑,常常主动出击,让敌人措手不及。然而,这样厉害的角色最后却被植食性恐龙弯龙杀死。
而短胳膊的振元龙,在抓蜥蜴时由于断臂总是抓不着。这时,同伴会安慰它,尽管也会被嘲笑,但它不在乎这些。它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尝试锻炼,让自己的修长腿更加健壮有力。
振元龙能够保持优雅,坦然面对生活的困境。即使在饿得很难受的时候,遇到生气的驰龙,它还能用善意安慰驰龙。驰龙对此不以为然,依然对它恶言相向,但振元龙并不生气。
振元龙始终能笑对生活的困境,就算今天没抓到蜥蜴,就算饿着肚子,仍然能鼓励自己说:“下次一定能行,只要我跑得快一点!”
面对暴力和欺辱,我们要保持冷静,选择智慧的解决方式处理事情,保护好自己,也保持自己应该有的风度去生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