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正在阅读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一书。在阅读过程中,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并对其中所描述的情感勒索产生了很多共鸣。我想要记录一些我在这期间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福沃德提出了“情感勒索”的概念。她指出,情感勒索的源头是控制,但两者之间存在一条界限。当有人通过控制手段持续支配我们,使我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需求和人格时,控制就变成了情感勒索。情感勒索通常经历六个阶段:勒索者提出要求,被勒索者因感到不适而进行反抗,勒索者对其进行施压,威胁被勒索者以使其屈从,最后进入重启阶段,情感勒索形成一个闭环,也因此得以长久存在。
情感勒索者了解我们对这段关系的重视,知道我们的弱点,更清楚我们心底深处的一些秘密。不论他们多么关心我们,一旦无法达成某些目的,他们就会利用这层亲密关系迫使我们妥协。福沃德指出,情感勒索就像一场“双人舞”,可能受害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人的情感勒索,因此选择了照单全收,或者是因为勒索者施加的压力激发了受害者的习惯回应,使其采取了自动或本能的行为。在情感勒索的关系中,我们以牺牲自己的需求为代价,关注他人的需求。通过对他人的妥协,我们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安全假象,以慰藉自己。我们避免了冲突和对立,但同时也失去了建立健康关系的机会。
关于如何走出情感勒索,书中给出了以下方案: 1. 与自己签订一份承诺,明确表达改变的意愿,并抵制习惯性屈服的念头。 2. 扭转轻易妥协的行为模式,强化自己的主体性。 3. 当意识到自己即将被情感勒索时,使用SOS策略,即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tegize)。停下来,在远离压力的前提下给自己一段时间思考;冷静观察,化身为旁观者,在观察自己和对方后再决定如何回应勒索者。发掘现状的本质,了解对方的要求,面对勒索者的要求,自己会作出何种反应,自己的引爆点是什么,在能够将自己的信念、感受和行为联系起来之前,这种观察将持续;制定策略,采取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以及运用幽默等策略。 4. 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明确界定自己在双方关系中的底线。 5. 切断恐惧、自责和内疚的情绪热键。
有人说,强势的父母会培养出软弱的孩子。举例来说,小时候为了取悦父母,我被迫参加了许多特长班,尽管我并不喜欢。与同龄孩子不同,我觉得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在周末我要为各种不感兴趣的特长班而奔波,觉得这比上学更累。那时,父母经常告诫我说:“多学点东西是为了你好,将来你会有更多机会。”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每当父母这么说时,我总是感到愧疚。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一种情感勒索。因此,我一度对父母关闭了心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与他们亲近。我展示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却没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在一次次的争斗中消耗了所谓的“灵气”,或者说那个叛逆、敢于反抗的自己“沉睡”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慢慢地放松了对我的束缚。但是,我的性格已经形成。在人际关系中,我常常不顾自己而顺从别人的意愿,后来才知道这被称为“讨好型人格”。有时候,别人会评价我“过于温柔”、“太乖了”,我心里总是会有一个声音默默地说:“我原本不是这样的。”当然,我并不想把现在的结果全部归咎于父母。正如书中所说,我默认了情感勒索的存在,进而助长了这种行为。我还算幸运,父母的情感勒索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没有让我窒息。然而,它确实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悲剧。
长大就是与自己和解。当我平静地接纳自己,重新找回所谓的自我完整性时,我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个沉睡已久的另一面也在逐渐苏醒。我展现出的模样可能不再像现在这样温柔,不再是别人眼中的乖乖女。但这又如何呢?Let it be~振翅高飞的羽翼比困于笼中的金丝雀更美丽。愿每个孩子都能追寻自己的梦想与幸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