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之前的朗读手册和早期阅读的书,这本书是揭示了绘本背后的故事、绘本的韵律以及如何去欣赏等,并没有给出很多指导性的实际动作。因为这本书的标题叫做《如何给孩子读绘本》,所以读完后我发现与我自己期待的有些不同,但是还是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绘本制作的精彩内容。
首先,作者探讨了绘本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他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次窗外下雨了,孩子坐在窗前看雨,母亲突然说:“绢滤过的雨啊!”孩子立刻想到了之前吃过用棉布过滤的豆腐,这个场景和这个语言瞬间贴合在了一起。这表明语言不仅仅是大脑的学习,而是和感觉联系在一起的。孩子通过运用五感来学习和阅读,在下雨的时候,通过视觉和听觉,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微妙色彩,并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此外,作者还提到将孩子出生后看到的第一本绘本保存好,等到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是他阅读的第一本书,就像精神上的脐带,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纪念,就像树的根。
然后,作者举了一些实例,讨论了绘本应该如何去看,特别是需要有怎样的理解。比如翻页时要如何停顿以及停顿的节奏。要配合故事场景的展开,能够考虑到艺术效果,有时缓慢有时急促,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选择的是森林主题,在给孩子阅读之前要思考森林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森林是神秘的,是否会有动物藏在里面,会产生一种激动和神秘的感觉。带着这种认知去引导孩子阅读,唤醒孩子对自然的感性!再比如有时故事中的孩子会随身携带一些东西,对孩子来说这些东西是特别的。比如一些超级英雄都会带一些法宝,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些道具,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引起孩子的好奇和想象力。孩子往往更敏锐地捕捉到故事中图片的细节。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与孩子的交流,因为语言不仅可以留住梦想,也可以打破梦想。比如有时孩子会想象出一个朋友,在故事的森林中等待他。如果此时你说:“故事结束了。”那对他来说,想象的世界也结束了。但如果说:“你的朋友会一直在那里等你,下一次你们还可以一起玩!”这样说就截然不同了!因为这样将孩子的幻想延续到未来。童年时期的每一种经历都非常宝贵,作为老师,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回想多少年前,我们也是这样小,会有好奇心,会喜欢些什么,会觉得什么无聊。
在我们朗读绘本的时候,我们的表情和声音会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这要带着成人和孩子两种视角去解读绘本。所以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好好理解故事,只会机械地翻页、机械地阅读,那就太可惜了。
另外,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伯顿创作的小房子绘本。在第二个场景中,作者用太阳从大变小的方式表现了原本看不见的时间流逝,通过一个跨页展现了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此外,书中还运用了颜色的变化来制造感觉,比如表现工业时代时,整个画面增加了棕黑色调,让我们感受到烟尘和噪音。绘本的文字也非常重要,要精简而有韵律。
之前我很长时间都不明白,在翻阅一些绘本时,发现了它们阐述的哲理、艺术价值和人生感悟,也会看到作者对这本书的介绍,往往内容很深奥。我会很困惑,孩子顶多只能记住故事中的词汇、情节和情绪,怎么能知道其中的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这本书给出了解释:“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让他们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孩子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会喜欢故事中的主人公。与主角有共鸣的孩子在长大后应该也不会忘记。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思考起那个故事在心里扮演的角色,会思考那个主角的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的,在读了很多书之后,他们会逐渐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留给孩子们自己思考的问题!所以不要把所有问题的答案和道理直接告诉孩子们,不要把所有谜底都解开。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发掘自我创造力。
我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The Giving Tree》。我还记得小时候只是觉得那棵大树真好,真希望有个像它一样的朋友,它还会说话,树枝还像两只手臂。然后我用水彩笔把树叶一个个涂满颜色。现在,我还记得那本书,但已经能感受到它传达的美好,会被其中简单的快乐所感动。
那么,如何以孩子的角度正确打开绘本呢?不要先读文字,先看图:观察画面之间的联系,观察光线、线条和构图,观察画中的细节......往往在这些中,隐藏着故事的力量。
本书还分享了绘本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