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的孩子》是林小英博士撰写的一本书,他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也是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政策和质性研究方法,目前专注于研究教育改革的合法性塑造、新中国高等教育场域的形成和质性研究中的图像方法。
这本书探讨了“县中的孩子”的现象,表面上看似乎是指在县中就读的学生,但实际上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书中所描述的许多现象与乡镇撤点有密切关系。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过去乡村教育由村委会负责,他们使用提留款来聘请民办教师;然而之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变成以县为主,县政府直接拨款给县内的所有教育机构,包括高中、初中和小学等。为了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在2001年后实施了撤点并校政策,关闭教学点,合并村小,把大部分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学校,采用超大班额制度。
学生被集中在一起学习,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班级之间、学校之间、镇与镇之间、县与县之间都开始展开围绕成绩的严苛教育竞争。大家普遍认为,上级学校往往意味着更好的教育水平和环境。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会尽力将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读书,也就是说,乡村的孩子去镇上读书,镇上的孩子去县城读书,而县城的孩子则会去城市里读大学。除了经济因素,为了保证学生来源,学生的成绩无疑成为学校招收学生的硬性指标,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和“唯成绩论”。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县中的孩子”是经过大规模筛选出来的,通过层层选拔,竞争激烈。他们是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叠加下的压力重重的未成年学生,他们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竞争的残酷。有些人早早地离开学校,有些人通过勤奋认真脱颖而出,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小镇做题家”,而更多的孩子会被高考的竞争所淘汰,或者勉强读上二本大学,未来仍将面临就业焦虑。
说到教师职业发展,很多人都会提到“工作量与工资、职称不匹配”。生源流失、县政府对中学的干预以及校长对教师的管理方式,这些因素导致了教师的人才流失,还有一些教师只能留在原地“躺平”。教师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然而这种期望的落空往往带来职业上的倦怠感。校长们想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往往被各种检查、会议、行政考核等事务所干扰,导致陷入一种“留痕”、“截图为证”的形式自证、日常工作碎片化和中断化以及应对检查等事务的“准备-待命-在场-回应”中,这都影响了校长在县域教育中扮演的积极角色。
林小英描述了家长们在选择学校、教育期望和教育方式方面的行为。家长们的观念从一方面是“无奈放手型”,认为无法干预;另一方面是“全面保护型”,全家上下齐心协力。还有一些家长相对较为有限地进行督促、监督和投入。在家长眼中,他们希望孩子的成绩好一些才能进入市区学校,成绩没有特出的话还不如回县城读书,为了尽量公平,远离高考大省。家长们怀着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期待知识改变命运,并通过子女实现自我和承担责任。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消极互动和疏离,也暗示了县域教育在教育责任划分及由此产生的困境上面临的问题。
这本书是一部田野调查的非虚构作品,评析都是基于现象的呈现和描述。或许有人会对它提出批评,因为它更注重现象描述,而缺乏统计数据的支撑。它的视角是政策性的,试图从下而上提出建议。对于教师和家长的描述超过了对学生本身的关注。然而,这些并不是严重的缺点。它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林小英尽到了作为一位知识分子从“县域教育”中走出来的责任,让我看到了写作者为改变社会现状倾尽全力的微小力量。这本书应该被更多的人读到,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议题。
- 这是一篇1500字的书评,更长的5000字书评请参见澎湃翻书党的原文链接:
《县中的孩子》:县域教育的实地调研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186849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