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的孩子
8.3
林小英/2023/上海人民出版社
说起县中,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光,那些懵懂年代纯真的友谊,学习压力中翘课偷偷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快乐,帮同学小姐妹传的小纸条……那是珍贵又值得怀念的时光。
今年五一假期回家乡探亲,高中时的同学们又相聚一堂。久违的欢声笑语,互相揭露着学生时代的糗事,大家谈笑间我忽然发现一个原来上学时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好多同学们之间,都有着曲曲折折的关系:
有的是同乡,在初中就已经是同学了;
有的是亲戚,某某的爷爷是某某的表舅舅;
还有的现在是同事,毕业后工作到了同一个单位,或者同一个事业系统;
更有的是现在的亲戚:某某的姐姐嫁给了某某某……
我惊奇着大家彼此的亲昵熟稔,不禁感叹了几句,班长笑着说:我们这小地方,哪有谁不认识谁的呢!
捧读这本《中国县域教育生态:县中的孩子》,回想自己的学生时光,对应书中的种种描述,深深感受到作者视野之广,调研之独特,思考之深入。
这是一部多角度展现中国县域教育生态的田野调查。北大教育学院林小英历时3年,深入6个省份,7个县城,25所不同层级学校。
这本厚厚的调研报告分为九个部分,根据调研的不同内容,从一座座学校、一个个班级课堂上反馈回来的场景。,从教育资源的分配,到文教部门、教育局面临的师资现状,有欠发达省份重视教育的中学,也有大名鼎鼎的超级中学:衡水中学;教师的教案,学生的课桌,有执政者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也有夹缝中固执着基础教育的校长
调研报告是细致的,来自方方面面。全景式完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现状。这是一个俯瞰式的大画面,作者和她的团队把县域教育的现状摊开在读者面前,让你审视,让你思考。
回到高中时光,我理解了作者说的许多特征:熟人社会,攀比心理,升学决定阶层和守住现有的安稳……这些都在不同的同学家庭中体现。县中的教育,资源并不充足,更有乡镇中学的教育,几乎仅仅能完成义务教育的使命,这些孩子的未来,在纷纭变幻的现实面前显得这样迷茫,仿佛身处荒野,找不到被救赎的道路。
诚然,县域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如作者所说:考出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县城中学的多少瑕疵!期望这份来自一线的田野调查能够被更多人看到,一起改变这令人不安的现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