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带沐宝下去玩,在公园滑梯上有一个小男孩甲在那玩,后来又去了一个小男孩乙,看着年龄是比甲大,后来乙只是摸了一下滑梯,甲就过来打了乙的手,还说“不许碰”。
在被打男孩的家长还没开口的时候,没想到乙已经抢先说了一句:“不许打我,打人不礼貌”。
这时候甲的家长也过来了,把他拉走了。当时在一旁的我,看的真的有点目瞪口呆,佩服小男孩的勇气之余,也在感叹家长处事的冷静。
回来之后在宝妈群里碎碎念了一下,立刻炸锅了。很多人表示在生活中这样调皮捣蛋,喜欢欺负其他的小朋友的非常多,不知道是现在一个孩子娇生惯养的原因还是什么。
要我说,年龄小的是不知道轻重缓急,年龄大的是管教不严,脾气太暴躁,不懂得社交。
所以宝宝被打了,该不该告诉他打回去,这其实一直都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有的家长主张不打回去,因为打人不好;也有家长认为就是要打回去,孩子绝对不能吃亏。
那也不防先听一个故事,说一个小男孩在被打后,家长告诉他“下次谁打你你就打回去”。
于是之后再被打时,小男孩硬气地打了回去,可是无奈打人的孩子过于强壮,又把小男孩打了一次。
小男孩没有再继续还手了,因为他知道,不管他还手多少次,都是无用功,反而会被变本加厉打得更惨!
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打回去这项“技能”应该是他们的本能。但他们并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对于打回去这个方式,我不赞成也不反对。但是,鼓励孩子打回去,那孩子以后可能会误认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GIF
告诉孩子如果打的不痛,打一下之类的,就示于警告,说“你再打我,我就打你,如果你不再打我,我们还是好朋友”,这样能养成孩子的心胸,并且让孩子避免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如果小朋友还打他,哪怕不痛,也可以还手。不能让孩子很委屈,不然会养成胆小的性格,并且这样可以避免小朋友再次欺负他,有些孩子真的是特喜欢欺负怕他的人。
如果小朋友打痛了他,就算是只打一下,也可以立马还手。毕竟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思维,不要总想着说让让。
总是让着别人,孩子长大会没有自信,也会缺乏安全感。这样的方式不会给孩子养成懦弱的性格,也不会养成孩子只会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是两个孩子打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觉得别拿成人的心态面对孩子,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争端时,他们常常会一方显得比较强势,而另一方显得比较弱势。
而且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没有成人的参与,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争执,在打闹过之后,他们自己能更快平复,然后又在一起玩了。
但是如果成人不恰当地参与,就有可能引导孩子的游戏走偏。但要是争吵升级,父母还是要适当的参与,避免事情的严重性了。
所以公园的事儿,男孩家长不说话是明智的行为,小孩子的事应该让他们自己解决,当然前提是,你的宝宝有自主意识,表达清晰,如果还不会说话,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帮助。
其次当孩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