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的故事发生在幼儿园,主角“我”只有三四岁。故事开始是二姨妈来接“我”,她对侄子非常宠爱,给他买美味的红薯,带他看她的财宝,晚上还一起睡觉。二姨妈询问“我”是否愿意成为她的儿子,但“我”拒绝了。接下来故事展开,描述了“我”的日常生活,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好像都在暗示接受二姨妈的提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母亲独自抚养四个孩子,非常辛苦。大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去了新疆,二姐上寄宿学校读书,大姐也只能退学照顾还没上学的弟弟。如果接受没有孩子的二姨妈的建议,那么“我”就会有人照顾,大姐也能顺利上大学,家庭负担也会减轻,大哥也可以不去新疆。所有人的命运都会显著改善,而现在的选择甚至会影响未来的一生。然而,不愿意成为别人的儿子有错吗?然后,“我”上了小学。那个时代没有正规的学校,孩子之间也没有正式的人际关系。新的角色出现了,如酗酒的舅舅,各种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同桌,死对头……故事中的冲突带有当时的时代印记。在那个时代,有一个重要问题,无论经历与否,人们无法看出“我”的身份。一个人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命运。在二姨妈去世后的剧情更加突显人性。二姨妈留下一些财产,但自己却营养不良。为了争夺遗产,其他家庭成员发生争斗,局势混乱不堪。穿着旗袍的姨娘就像一条西方龙,龙总是能积蓄财宝,但这些财宝最终没有什么用处。整体来说,小说更偏文学风格,前面的几段让我想起《铁皮鼓》。虽然小说以“我”但许多重要事件发生时,“我”似乎置身事外地进行解说。也有一些情节我无法理解,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吧。作者陈永新是《收获》杂志的主编,我不久前才看过他在新东方出版的散文集,他的名字在其中多次出现。所以,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这个故事会以现在的形式呈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