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去年11月,当时只写了一些零星的文字,过后也没有再整理,思绪只停留在留下的零星文字上。这次重读,恰好在读完《映瞳》之后,这本书和《映瞳》有相似之处,作者都是心理咨询师,都是讲述心理咨询。我感受到的不同是,读《映瞳》的时候压抑,这本却不会。
书里的五个故事分别来自四个来访者和治疗师自己,最打动我的是来访者朱莉和瑞塔的故事。朱莉是一名大学女教师,三十多岁,新婚不久被诊断出患有绝症;瑞塔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并声称看不到生活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朱莉和瑞塔像地球的两极,朱莉年轻,生活原本充实精彩,她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接受自己的死亡;而瑞塔年近古稀,经历过家暴,在丈夫对孩子们动手时没有勇气保护他们,孩子们长大成人离开家便再不愿跟瑞塔有任何联系。
朱莉经历了一次次手术和癌症复发,当她失去希望,试着在绝望里“活在当下”,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光,朱莉也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她一直在尝试,甚至为自己策划了一场葬礼。而瑞塔则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盼头,尽管她还有时间,至少她的时间比朱莉要多。当瑞塔放下了过去的执念,能放过自己“我们以为罗列遗愿清单是为了避免遗憾,但事实上我们是在靠它回避死亡。遗愿清单越长,越是代表我们想象中自己还有很长时间可以去完成。然而,如果要减掉清单上的愿望,就会让我们的否认机制受到微妙的损害,因为这代表着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严峻的现实:生命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每个人都会死去,而且大多数人不知道死亡将会在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事实上,每过一秒,我们都向死亡这个终点又靠近了一点。俗话说得好,没有人会活着离开这里。人们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死亡也只是存在于假想中的课题。和死亡的对视迫使他们活得更投入——不是为未来列出长长的目标清单,而是活在当下。”什么时候我们才会认真的真正的活在当下大概只有脑袋上顶着的无形的枪变得有形,死亡这件事不再遥远。虽然死亡是必然,但是几十年的时间就约等于“永远”。没人整天思考可能发生的自己身上的意外,以提醒自己活在当下,珍惜时光。大多数时候,我想的是,我还有时间,我还能计划一下。那些为未来列出的长长的目标清单,也只是清单。从来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和死亡的对视迫使他们活得更投入”,因为死亡不再是遥不可及,所以才更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只是计划,没有行动,遗愿清单越长,最后遗留的遗憾也越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