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青春期的孩子,真叛逆。和孩子沟通不好,轻则影响学习成绩,重则激化矛盾。沟通出了问题,孩子变得不喜欢和我们沟通,更不可能对我们敞开心扉。该怎么办?《教师的高效沟通策略》这本书提出了16个极小化极大策略,这些策略基于心理学研究。书中告诉我们,只需要改变一个词、一句话,就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信任与合作。
本书由德国著名催眠培训师曼弗雷德.普赖尔和海克.温克勒两人合著,后者拥有30多年心理学教学、培训和心理咨询经验,美术教师、画家和摄影师迪特尔.坦根为本书作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从沟通开始。一起学习这16个沟通策略。
策略一:谈论学生的问题和困难时,要用“过去”“以前”。比如,我们可以说,过去你不喜欢学数学,因为你觉得数学很枯燥,所以不想写作业,然后觉得数学越来越难,对吧。如此一来,学生既觉得自己被理解,又感觉那是过去的事,将来有可能会改变。
策略二:用“如何”“什么”“哪些”等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我们可以问,要背诵更多的英语单词,你觉得有哪些方法要获得好成绩,你会怎样认真学习?
策略三:用“而是”鼓励学生明确说出自己的目标。孩子很容易说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他们不希望自己再在学习上拖延,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这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你不想再像过去那样拖延了,而是会……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思考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策略四:在描述问题时,“总是”这个词从来都不准确。比如,有些学生会说我总是被嘲笑。“总是”会让情况听起来比实际情况更糟糕,无形中会让学生陷入更绝望的境地。这时,教师要修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比如,我们可以问学生,有没有哪些时候自己没有被嘲笑,同学没有嘲笑你,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吗?
策略五:用“你的问题类似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我们可以跟喜欢打游戏的学生说,背单词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积累到一定单词量就会升一级。对于一个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来说,可以说做数学题就像打篮球一样,只是打篮球训练我们的动作,做数学训练我们的思维。
策略六:不要说让人焦虑的话,而要说让人产生信心的话。比如,有些学生说,希望我在朗读时不要发生口吃,这时可以引导他们说,我在演讲时肯定不会发生口吃。前者暗含焦虑,后者暗含自信。
策略七:用“还没有”暗示学生问题能够解决。比如,学生可能会说,写作文太难了,这时你可以引导他说,写作文确实很难,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好方法来写的话,这个问题永远不能解决。这种语句可以引导学生把存在的问题转向解决问题。
策略八:使用具有建设性的特殊疑问句。如果我很想询问学生想法,并且期待得到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用什么、什么时候、哪些、谁、如何、怎么、因为什么等词语暗示学生。比如,我们可以说,有段时间你学习挺认真的,你是怎样做到的?
策略九:问学生的问题要具体。有时问题开放性太大,太笼统学生反倒不容易思考。比如,老师问为什么这次考砸了学生可能一时半会找不准原因,老师可以把问题具体化一些,比如考试时你是不是很紧张紧张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学好,还是因为害怕失败?
策略十:用“假设你会……”帮助学生预设目标。比如,告诉学生,假设你要考起那所大学,你是要调整心态,还是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这是一种建议,但这种方法很友好,学生不易察觉自己是被迫听取我们的建议,进而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有用的事情上,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探索方法的过程中。
策略十一:用“假装你是……”激发学生的灵感。角色扮演会让一个人的表现超常发挥。比如,告诉社交能力不好的学生,可以假装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