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朋友家的孩子开始填写志愿,几个朋友在一起讨论孩子以后的专业与发展。朋友说她家孩子对针灸、按摩、中医方面还感兴趣。
当时我就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00后孩子怎么还有对中医感兴趣的,想起喝中药还是自己很小时候。
现在小孩有点头痛脑热的都是去医院各种检查、照片子,一顿操作后然后就是挂水、打针。把脉、看舌头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
今天遇到《国医》这本书,让我对朋友孩子不得不佩服,中医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去发扬光大。
本书主人翁陈万举,给人看了一辈子的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医该有的样子,开始阅读的时候我还以为只是一本虚幻类小说。
阅读到后面的时候才发现,该书的作者春桃就是这位老中医的儿媳,她花了八年时间,用亲身经历掌握一手素材,用老中医陈万举的生活轨迹为线索,讲述他从治“已病”到“未病”的传奇人生。
这不是虚构的小说,这是反思中医百年坎坷历史,为中医振兴发展鼓与呼之作。
曾经在我的认知中,觉得中医很慢,西医很快。一般的感冒发热的,西医一颗药搞定,中医用多喝开水,发热悟汗也能痊愈。
在这个快节奏的今天,人性都是急于求成,所以都不怎么信任中医。主要还是因为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对于“精”“气”“神”的理解都有点玄乎的意味。
人都是相信自己的认知,对于自己的认知空白也不愿过多的去了解,总会对“望闻问切”的探病模式保持怀疑的态度。
这本书中的陈万举从17岁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中医,一生救人无数,一个个用中医救人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中医神奇的大门。
看到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治疗方式,想到离自己蕞近的一次“感冒”,大家都在疯抢“布洛芬”的时候,而自己对这些信息总是慢半拍。
开始头痛发烧时发现家里什么都没有准备,只有凭着信念告诉自己,多喝开水。
喝了一周开水,利用身体的免疫力还是挺了过来,不得不说在关键时候中医的理念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阅读此书看到陈万举的经历,脑子里想到的就是老家村上的那位“赤脚医生”,在记忆中不管是村里的老人,还是小孩生病,总一想到的就是请这位医生。
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中医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医院,其实在民间还有很多与陈万举一样的天才中医,他们隐于乡野,悬壶济世,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不同的故事。
阅读完此书,让我对中医又多了一份认知,多了一份了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