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的林间,有一个青年拦住了佛陀。他对佛陀说:“我听了你的传教,看到很多人皈依在你的学说里,你的学说很好,可我却要重新踏上旅程。”
“悉听尊便。”佛陀彬彬有礼地回答。
这个青年就是悉达多,这是德国小说《悉达多》里一个精彩桥段。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是一个德国人所写的东方故事。
悉达多是一个婆罗门之子,他天赋异禀,而且十分英俊,他能给所有人带来欢愉,受到所有人的钟爱。
在他的身上,他的父亲看到了一个将要统领婆罗门的君王,然而年少的悉达多并不快乐,他像所有叛逆的孩子一样,不顾父亲的反对,和自己的挚友果文达一同离开了家乡。
他们去森林里做沙门,过上了苦行僧的禁欲生活,他鄙视世俗的一切。他学会了许多脱离自我的途径,他甘愿受苦,他要脱离痛苦、饥饿和疲倦。
可是,在无数次修行之后,他还是感到虚无,无论是阳光、阴雨中,或是在夜幕里,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
所有的逃离都是短暂的自我麻木,于是他找到了佛陀,听了佛陀的教义,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他的朋友被佛陀吸引,选择了追随,而他则继续独自修行。
后来,他结识了名妓卡玛拉,向她寻求学习爱,跟随商人迦马斯瓦弥学习经商,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
但是,逐渐他安于享乐,也变得贪婪和无情,他慢慢变成了自己鄙视的人。当他发觉了这一切,他开始想念他的父亲、朋友和过往的美好。
于是,他选择与现在的一切告别。这就有了后来的顿悟与重生。
“一个人不可能看到另一个人在路上走了多远”,我们不可能看到,一位盲人在黑暗里走了多远多难的未知路途,才能抵达明眼人毫不珍视的细碎日常;同样的,普通平凡的我们,不能感受到悉达多究竟经历了多少痛苦与挣扎,才最终重获自由。
这是一本翻开第一页就没办法停止阅读的书,也许没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情节,但是却不停跟随悉达多的脚步,跌跌撞撞一路向前走,为他欢喜和忧伤,跟着他一起思索人生,直到他最后如愿,抵达理想有光的彼岸。
在迷茫中痛苦中的悉达多,努力摸索前行的路,不断突破世界里的寻常惯性,突破现实世界里的世俗。
看看悉达多,再想想我们自己,多少人在年轻的时候抱着对远方的向往,顶着巨大的压力,逃离自己的家乡。
也许中途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挫折与痛累,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只有继续。最终能不能获得幸福,却因人而异。
在这个奇妙又充满智慧的文字世界里,我们会找到启迪、灵感和精神归属。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每个生命的成长,永远只能属于他自己。年轻的生命,总会在磨难和饥饿中成长,在挫折与过错中反思,在摸索和责任中前行,就像年轻时候的悉达多。
人生就是一次次上路和一次次摸索,在一次次体验世界的过程中探索自己。这个过程弥足珍贵,我们能做的是接受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并且去爱这个世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