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笔记摘录:
-
《列夫·托尔斯泰:逃离乐园》,出品方:启真馆。
-
心潮起伏,辗转反侧,连夜写就3600字书评。我愿将其列为“年度文学传记TOP1”。
-
传记围绕着托尔斯泰1910年10月28日的出走而展开。
-
当托翁焦急等待火车到站之时,作者把镜头转向了索菲娅:
那位与他相濡以沫58载,为他生过13个孩子,将存活下来的7个子女抚养长大并繁衍出23名后代的妻子;
那个一肩挑起波良纳的风雨,将庄园经营得井井有条的妻子;
那个在他每部著作中都倾注过巨大心力,为他抄写手稿,装饰版面,为他的文字加工润色甚至代为捉刀的妻子;
那个九年前当他偶感风寒命悬一线,彻夜不休看护他的妻子——就要睡醒了。
-
人们对待索菲娅是很不公平的,人们说这是嫁给天才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部传记给了索菲亚一次辩解的机会,但不要将它只定义为女性主义的逆袭,作者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婚姻故事所内涵着的深刻思考。
是否真有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一致的夫妻呢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态呢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时,我们是否能够处理好呢这部传记追索的是我们人生中那些也许永远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
-
索菲娅是人类在物质生活层面很多美好品格的化身,而托翁义无反顾地向着精神层面的突破而去,他在现实里不可能再回头了,他的精神意识已经向着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而去了。
-
我想起伍尔夫对托尔斯的评价。伍尔夫说:“在所有那些光华闪烁的花瓣的中心,总是蛰伏着那条蝎子:为什么要生活”
人们难以面对“蝎子”式的追问,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地过完这一生,可是,有些人不肯,他们不懈地追问着,在这种追问中鲜血淋漓地直面自己的不堪,哪怕把自己逼向生命的绝路。
-
托尔斯泰身上凝结着俄国知识分子鲜明的“罪感”,他抛弃旧我塑造新我,在自我厌恶中实现自我超越,构建一种坚韧的信仰。而索菲娅,被毫不留情地割舍了,甚至成了他的对立面。
-
索菲娅指责托尔斯泰“虚荣”,我想,这是一种入木三分的指责,惟其虚荣,才更加真实,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那些无意识的层面,那些带有某种不自然的可能有几分矫饰的挣扎。何为良好生活我们始终在与自己的良心作战,在真实与谎言中挣扎。
-
长评刊于北京晚报,整版。
高龄出走的托尔斯泰:逃离或归返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3/20230811/20230811_020/content_20230811_020_1.htmstoryId=AP64d5cfc9e4b03d11a64e71a2&userID=B5AC648A-6FE8-4113-ADC2-D9DF880F4074,0&isshare=1&channelId=newspaperBjwb&columnId=5f0953dee4b086b26e06543e&contentType=12&isBjh=0
图片供参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