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诗,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脱口而出几句。毕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从我们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背了。诗是中国人骨血中的浪漫情怀。古人无论是情欲横溢,失落彷徨,思乡之情,还是奋斗之时,都会借助诗歌表达内心感受,几乎每一种情感和感触都可以在诗中找到共鸣。
对于一直学习古诗的中国人来说,阅读和写古诗是属于文科的语文教育范畴。然而,为什么科普作家会教我们阅读和写古诗呢?这是因为知识是相通的。就像股市中蕴藏着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不了或忽略了的有趣科学知识一样,古诗也是如此。
比如,晏殊在《浣溪沙》中写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描述了归雁找到旧巢的情景。燕子在古诗中很常见,因此我们会好奇为什么燕子每年都要飞来飞去。这是因为燕子需要虫子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导致虫子的数量急剧减少,无法满足燕子们食物的需求。所以燕子们不得不在天气变冷之前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以寻找食物。等到来年的春天,北方的大地回暖,昆虫从冬眠中苏醒,燕子们就会飞回老巢繁衍生息。
再比如,"点水蜻蜓款款飞"中的"款款"二字让人觉得蜻蜓飞得很慢。但事实上,蜻蜓的速度可以比得上奥运会百米冠军。据统计,蜻蜓可以达到每秒10米的速度,非常迅猛。此外,蜻蜓的生长过程也非常漫长。它们的卵孵化在水中,长成水趸幼虫需要一年左右,历经几十次的蜕变,才会长出翅膀变成真正的蜻蜓。在《古诗文中的科学》丛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知识。
这套书是科普作家刘心诗为广大读者所撰写的。在这里,文化和理科的划分不再存在。诗词歌赋中也可以找到科学元素。知识在这里系统化和融合,让年轻读者们不再害怕学习知识,从科学角度解读古诗歌,也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样,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被打破了。让小读者们能够融会贯通,在文学创作中表达理科知识,是文理双修的绝佳方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