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高深、枯燥且难有现实应用意义的数学,在文理兼修的吴军老师笔下,被深入浅出地刻画成一门拥有简洁规范艺术美的使用科学。吴军老师在书中探讨的是自然语言处理背后涉及的数学思想,而没有拘泥于某一特定问题衍生的推导过程。因此,即使像我这样非专业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不会因为满篇繁杂的公式和符号而感到困难。在吴军老师的数学思想科普文中,不仅仅涉及了数学,还涉及了哲学层面的逻辑。
其中,书中阐述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大道至简。尽管语言处理、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信息时代的产物看似运行复杂,但它们背后支撑它们的逻辑却非常简洁,主要基于概率论、布尔代数、贝叶斯原理等基础数学知识。用朴素逻辑处理繁杂的数据库可以化繁为简、化整为零,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数学模型的便捷高效。书中关于托勒密关于“地心说”模型的构建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通俗简便的科学原理击败了长期以来受宗教支配的“日心说”核心地位,充分阐释了“简单的,才是美丽的”。
其次是万物相生。在阅读《数学之美》之前,我从未想到手机上的地图导航背后有网络爬虫的助力,新闻在网页上的分类整理是通过余弦定理进行的,密码的破译和数学原理直接相关,搜索引擎的广告弹窗竟与逻辑回归模型紧密相连。吴军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了这些奇特现象,让人顿悟:数学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生产生活、时间空间乃至天体宇宙的方方面面。它通过一系列设计巧妙且精准的工具,如最大熵、马尔科夫链、布隆过滤器等,对杂乱无章的万事万物进行归拢整合,让本来失去秩序的事物重新平衡,让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拼接在一起产生新效能,在动态变化中展现出数学的简洁、统一和严谨的美感。
最后,从质变到量变。尽管书中大篇幅阐述了数学模型的重要性,但同样也强调了数据的作用。少量的、单一的数据可能不会产生太多的想法,但当大量不同维度的数据进入库中后,随机事件组合出现多次会逐渐显现出统计规律。这种从质变到量变的转化过程,将库中的程式化数据如乐高积木般拼接在一起,得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结论。这些结论可以应用到医疗、金融、新闻传媒等领域,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提到本书最适合的读者群体是中学生。尽管涉及到统计语言模型、图论等对于高中生甚至非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可能过于深奥,但作者初衷是让那些感觉数学索然无味且难以理解的学生们感受到数学背后广阔的应用空间,从而重塑对数学的信心。总的来说,相比那些充斥着公式和演算的教材,这本书确实是一本迎合了大众认知的良心通俗科普读物。如果让中学生多读此类数学趣味读物,对我们的数学教育成果也许会有一个高质量的提升。希望在数学之美的浸润下,未来我们能减少那种机械地坐在书桌前沉浸于题海战术、高考数学取得140+的佳绩,一个暑假步入大学后再不用再看三角函数、解析几何、排列组合,再次拿起高数教材时感到如临大敌,浑浑噩噩应对期末考试到毕业后将数学彻底抛到脑后的遗憾现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