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拖延症患者永远没有时间其实我也好想知道。我仍旧在穷困中挣扎着。这本书名叫《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作者是[美]赛德希尔·穆来纳森和[美]埃尔德·沙菲尔,翻译者是魏薇龙志勇,出版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书中包含了大量实例和稀缺实验室的内容,讲述了稀缺心态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重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内容深刻,观点新奇,稀缺无处不在,好多例子都很熟悉,但我从未思考过。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比如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任务太多。我们总觉得资金紧张,有永远还不完的账单,感受不到幸福。稀缺状态下,我们会更加专注于迫切需求,努力应对,比如一个项目到最后一天的截止日期时,我们会全身心投入,充分利用资源,一心只做这件事情,往往能够很好地完成。然而从长远来看,我们会承受更大的损失。稀缺会占据我们的大脑,无论是何种稀缺形式,我们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忽略其他事物。当我们为了应付生活中的基本需求而奔波时,很难去考虑运动、旅游和个人成长等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贫穷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智带宽”(即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带宽的容量,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同时削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导致执行计划的坚持困难,抵御新事物的诱惑能力减弱,记性变差等。穷人为什么会更穷,富人为什么会更富?当我们陷入贫穷状态时,会产生稀缺心态,为了生活中某个要素四处奔波,没有为其他事情留出空间,没有长远规划的能力,比如不购买保险。由于资源有限,我们不断进行权衡,如果买了A,就无法买B。而富人则可以两者兼顾。当我们资源不足时,不断地借贷和循环只会使情况更糟。那么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呢?我们要认识到“稀缺心态”,妥善处理稀缺。如果你想要某样东西,不要等到急需的时候才去追求,要提前积累。稀缺的本质是缺乏“余闲”,我们要创造适当的“余闲”(余闲是在拥有充足资源、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方式)。我们要做重要的事情,节省和利用好带宽,保持警觉,在带宽充裕时行动等等。读完《稀缺》后,我决定每天至少留出一个小时和自己相处,思考如何实现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