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里,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词。整个小学六年12册课本,有132篇古诗词需要同学们学习和背诵。这些穿越千年而来的古诗词就像一种神奇的语言密码,寥寥数语,就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或是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为什么古代的诗人要写这样的诗,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么好的诗的呢?《语文书里的大诗人》这套书或许能给我们解答。
《语文书里的大诗人》这套书是兰川和常迎春编著,重庆大诗人的人生故事创作情景,让小学生能沉浸式的学习古诗词。每本书以一位大诗人的生平故事为线索,将一首首优美的古诗词轻松有趣,重点明确地把诗人们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一、“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据说李白诞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到了长庚星,长庚星又叫太白星,于是给李白取名为“白”,字“太白”。然而这个天才少年除了读书和写作,最大爱好是学习剑术,这大概也是李白身上豪放,洒脱,重情义,轻生死的气质来源。在李白18岁的时候,他拜访了一位名叫赵蕤的隐士,这个隐士促成了他的第二个人生理想——求仙学道。24岁,李白开始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长时间漫游。在这一场漫游当中,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静夜思》。后来李白认识的比他大12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送别他时所写的。42岁的李白才终于有机会来到天子身边。皇帝欣赏他不拘一格的潇洒风流,却并不想重用他,他只看重李白的才华,并没有让李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来,李白退出官场,离开长安。他又开始漫游,经历了许多,也遇见了许多的朋友,写了很多诗篇,《将进酒》、《秋浦歌》、《古朗月行》、《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二、“诗圣”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杜甫的家境很好,他的十三世远祖杜预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24岁的杜甫结束了他的漫游之旅,开始参加进士考试,然而不幸运的是他落榜了。于是他又开始自己的漫游。三十岁的杜甫遇到了四十二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一人行变成两人游,还加入四十四岁的高适,三人一起游玩。三人分别后,35岁的杜甫开始前往长安参加考试,而他还是落榜了。长安十年,杜甫终于有了正式的工作,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安史之乱。15岁的杜甫已经满头白发,但他认为国难当前不能苟且偷生,要与国家心酸与共。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他把自己眼前所见的一切都记在了心里,写在了诗中。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最是渴望一份安利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也终于在他59岁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三、“诗佛”王维王维从小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熟读诗书,九岁就能写出辞藻华美的诗文,擅长画画,书法常得到夸奖,琵琶也弹得出神入化。对于一个唐朝少年来说,15岁正是一个人做学问的开端,也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最佳年龄。从这一年起,十五岁的王维开始为科举做准备,他先是到长安游学,然后参加乡试,考中后就可以进一步参加进士考试,如果能金榜题名就可以做官。19岁的王维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20岁王维进士考试,名落孙山。21岁,王维金榜题名。21岁才华洋溢的新科进士,他的前途光明无比,然而事实是他上任没多久就被皇帝贬官出京。28岁的王维返回长安。34岁的王维出使河西。王维到达凉州后,将一路所见都写到了诗里,于是有了《使至塞上》。44岁的王维有了“辋川别业”。在这所自己亲自设计的院子里,他留下了许多的诗篇,《鹿寨》、《竹里馆》、《山居秋暝》……后来,安史之乱爆发。王维经历了一段左右为难的考验,即使后来他的仕途有升迁,然而他心中只有一个牵挂,那就是他的弟弟,可惜,直到他死之时都没能再见到弟弟。
枯萎的树叶到了春天还能再次发芽,然而人却不会有两次年少的时光,幸运的是,我们能从诗里看到诗人的过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