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本书让我深感触。若将其分成三部分,我更认为最后的单独独白是回归人性的表达。这本书更像是传记类,而非仅仅小说形式的载体。
其次,这本书教会了我一个道理:要听完别人的话,要看透一本书。不要在半途就开始激动,特别是在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曾志在描述自己之前的行为和想法时,许多人都鼓吹了他的精神、思想和认识层面的高度,但这些都是徒劳的。这本书在第二部分49以后直接反讽了这些评论。曾志剖析了自己的过去,阐明了不敢公开的“某某某”问题,并对自己的看法、抉择、认识和对错进行了非常直白的叙述。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前提是作者原本在心中认为的“最正确”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恰恰是与其自认为最正确的“大正确”一族相反的。作者的思想转变有可能基于这一点而产生,例如在书中讲述孩子、人物关系和生活方面等部分思考。这些叙述方式无法掩盖“鼓吹分子”的存在,这些人在社会各个角落都存在。其用心未尝不是另一种险恶,因为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他们就会另当别论。文章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体现出“部分”差异问题,导致前文鼓吹后文则如狗尿苔一般。有些段落甚至连标注都不标,更别说连洗都洗不明白了。这无形中应证了前文所说的听话要听完的道理,特别是面对曾志这样善于使用“国语版二段论”修辞手法的选手。
总之,这本书很可能需要删改,但它仍然值得阅读。它展现了一种“某”性,而不是揭露人性。这与以往一些“专家、学者”所研究的“史”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某些时刻和某些事件上,这本书确实有较明显的删减。因此,文章结尾的部分说不定是不如不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