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柔的陪伴》是一本育儿类书籍,书中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教育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进行调整,成为孩子坚实有力的支持。作者吴恩瑛是韩国儿童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被誉为“国民育儿导师”和“亲子教养之神”,拥有延世大学医学硕士和高丽大学医学博士的学位,同时也是韩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家医师。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在教养孩子时常常一直催促孩子: “快点起床,快点穿衣服!” “快点洗刷,快出门啦!” “快点吃饭,不然饭菜都冷了。” “快点写作业,不然作业又写不完了!” 即使在周末节假日,父母也会不断地碎碎念: “快点写作业,我们才有时间去广场玩,不然太晚了!” “你快点换衣服啊,怎么换个衣服还慢慢吞吞的。” “快点睡觉啊,妈妈还等着你睡着了要完成工作事情呢,你快点吧!” 然而,孩子对于为什么总是要求那么快去做每一件事并不太理解。因为他们对时间没有很具体的概念,也不太明白那些后果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影响,所以他们无法理解父母的催促。更令人气愤的是,孩子早上起不来,晚上却熬夜不睡觉,而且还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用手机看视频、刷抖音、玩游戏......第二天早上还叫不醒!作者表示,不管用什么办法叫醒孩子,在和孩子好好商量后,只要孩子愿意改掉这个缺点,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让孩子更愿意配合。坦诚地跟孩子沟通好,如果孩子需要帮助就尽全力帮助她,如果不需要就不要管了,这样也能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意识,让孩子成长为更自律、更独立的人。 孩子的心情会在被不断催促和被“贴标签”中变得越来越不安。要培养一个好孩子,就是要培养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当孩子感到不安、孤独、委屈时,她会感到内心疲惫。往往,孩子已经在努力做事并且很用心很努力了,但大人觉得还是不尽人意。换衣服时,孩子正在准备换的时候,5秒钟不够,妈妈又在催促;刚开始换衣服的时候,又催快去收拾书包;孩子不明白为什么我正要去做,妈妈总是催促还要发脾气!孩子只是动作慢了一点点,并没有反复听妈妈的话,孩子怎么不觉得委屈呢!所以孩子心情不好,就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孩子的情绪问题在父母的不断催促和翻旧账中变得越来越不安。 当你无意间听到孩子说“好烦呀”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有情绪有压力了。父母要像朋友一样倾听孩子的心声,解读孩子的心情,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调整步伐。例如,当孩子刚学习使用筷子时,父母应该握住孩子的手,反复教孩子。当孩子刚学走路时,她会感到不安全。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前面握住孩子的手,孩子迈一步,父母退一步,这样孩子就知道该朝着哪个方向走是安全的。此外,让孩子觉得在饭桌上吃饭很愉快,是让孩子好好吃饭的最佳方法。对于孩子的大小便问题,父母应该尽量在孩子2岁左右,最迟在3岁之前培养好孩子的自主排便能力。在孩子上厕所时,父母不要露出嫌弃或恶心的表情。 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陪伴孩子也是一门科学。《最温柔的陪伴》这本书中的每个问题都在提醒我们:要带着爱去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在陪伴中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最温柔的陪伴就是静待花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