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佳作丛谈”为大家带来的是馆员推荐之《乡土和孩子》。
本书是一部儿童系列诗集,作者展现的是以乡村孩子为视角,看到的是由动物、植物、人物组成的丰富多彩乡土世界。书中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增添了亲切自然地画面感。
向大自然寻找诗意
诗歌素来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因为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在诸多文体中,诗歌因其表意方式的独特和纯粹,体现了文学性的尖端。
不论是诗歌创作,亦或是诗歌欣赏,都需要更为敏锐的审美感悟力,也更为依赖想象力,以儿童为读者的童诗尤其如此。儿童常常会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情感和意识的存在,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对自然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在他们的眼中,世间万物往往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虚实相生的想象。
对于童诗创作而言,所需要做的就是呈现,站在儿童立场,深入儿童心灵,捕捉儿童情趣,利用简洁透明的语言还原儿童的“自然之智”,此外的一切辅助,都属画蛇添足。
《乡土和孩子》是诗人冯杰创作的儿童系列诗集,由《一朵花就是一座果园》、《吃荆芥的猫》、《宝石蜜城》三部儿童诗集组成。
诗歌内容以对乡土风物的描写为主,部分诗作表现的则是作者对于城乡社会差异的关注以及对于过往时光的回忆。在描写乡土风物的诗作中,柿子树、西瓜、黄瓜、黑猫、竹子、月亮、公鸡、蟋蟀等等乡村生活中俯拾可见的事物成为诗歌的主角。
诗歌中的意象大多简单、敏锐,呈现出清晰而又动人的画面感。比如将闪电比喻成垂挂在天空的白胡子,将黄瓜描述成带刺的狼牙棒,是对儿童瞬间想象的精妙捕捉,较为准确地描摹出儿童对于自然的观感。
相比较之下,表现城乡社会差异的诗作更多的是基于成人的生活经验,折射的是成年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往昔岁月的回首,也往往是成年人的兴趣,而非儿童的。因此,这部分作品在儿童性上稍逊一筹。
童诗中的许多神来之作,都是对儿童转瞬即逝的口头表达的忠实记录。在《吃荆芥的猫》中有一首诗歌:《猫和荆芥的歌谣》,全诗一共四句:“不吃荆芥的猫不能翻过山丘吃了荆芥的猫才能翻越山丘猫为了吃荆芥才去翻越山丘翻过山丘才知道荆芥在猫之后”。这首诗在我看来就是对儿童语言的忠实记录,特别是前两句,从内在的逻辑、语言的节奏到表达的方式都是儿童的。读起来,仿佛有一孩童在面前呀呀地讲述,颇有杨万里诗作中“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季天”的意趣。
杨万里早年学江西诗派,晚年忽若有悟,开始面向大自然寻找诗意,所谓“万象毕来,献予诗材”。所作的诗,语言浅近明白,想象奇特,饶有谐趣。诗人冯杰在《乡土和孩子》的自序中说:“世界上,和孩子在天性上最近的物质是泥土、植物和动物,孩子和它们是天然相通的……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都是诗人。”在《写儿童诗的秘诀》中说“把写好的诗句/最好放回大自然/让诗句能尽情飞翔”,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人创作的内在理路与“诚斋体”确有相似相通之处。
相较于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繁盛而言,近些年的童诗创作略显寂寥。之所以如此,大概一方面是因为现代诗歌高度纯粹的文学性使得阅读与鉴赏门槛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大的范围来看,新诗整体在经典化程度、功能性及传统积淀等方面都无法与强大的古典诗歌传统相匹敌。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儿童阅读来说,诗歌所能够带给他们的愉悦是深远且丰富的,诗歌通过陌生化的语言组合方式,带给儿童迥异的阅读体验,这种快乐是其他文体所无法给予的。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已经在观念和实践上都发生了几乎动摇根本的改变。各类音视频、影像作品以其可视、可听、可互动、可体验的特点重组了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方式。然而文字书写所能带给我们的遐想空间,给我们精神世界所带来的余裕,是独特而永恒的,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文学泛化的当下,童诗尤其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