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怀着宝宝九个月左右的时候,他对声音似乎特别敏感。我喜欢听粤语讲古,他也和我一样安安静静地听着。但一旦听到爸爸在旁边叫他的时候,他兴奋得踢着我的肚子。爸爸的声音从哪里发出来,他就从哪个方向踢。
这让我感觉到生命的神奇,也让我感觉到宝宝对声音特别敏感。
当我生下宝宝,在一周岁咿咿呀呀甚至哭声此起彼伏的时候,我可却犯愁了。尽管看了很多育儿的书籍,但是真正实操真的是无从下手。特别是宝宝哭声和“婴语”,我不知道他有什么需求。饿了、累了、困了、撒尿了、拉臭臭了、无聊、想找人玩耍。
焦头烂额地经历过来后发现,孩子的“三翻六坐九爬”和他的“婴语”是不断学习着周围的环境习得的。而大人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耐性和观察力才能把握好。
美国有一对夫妇安贝尔·安科斯基和安迪·安科斯基,他们通过科学的实验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借助日常家庭用品和他们共同养育的孩子来把育儿的工程实验成果写下来《像婴儿一样思考——33个读懂孩子的家庭育儿实验》。
书籍以轻松风趣又不失权威性的科学阐释,引导新手父母借助日常家庭物品重现33个经典儿童发展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洞察孩子在生理、认知、语言以及社交方面的发展。父母不仅可以从中学到有用的育儿方法,用明智的方法和宝宝沟通,还能在与孩子互动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宝宝的能力并判断培养效果,见证宝宝在各个方面的成长。
例如第七个实验疯狂运动力,这是测试三至六个月宝宝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把风铃挂在婴儿床上、摇篮上或者其他地方,让宝宝愿意躺在那里玩一会儿,然后,把丝带一端系在宝宝腿上看他踢腿的次数。接着第二天不系风铃,但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摆设观察宝宝的踢腿。如果发现宝宝踢腿的次数多了,证明宝宝不仅在学习新技能,而且过了一段时间,他也能记住这技能。
然而这实验如果稍微换了一下环境,重复第二天的实验步骤,或者换了铃铛,你通过观察发现宝宝很可能减少了踢腿的次数。这也证明了学习环境确实会影响我们应用新技能的能力,甚至一点儿细微的变化也会造成很大的区别,成人的学习世界同样如此。
伴随着运动方面的技能学习,孩子的认知、语言和社交方面也是不断在学习的,而他们也特别喜欢被抱起来到处转啊转。原来这和他们的前庭系统发展有关。摇晃、颠晃其实就是在刺激前庭,而这也是一种安慰宝宝的方式。尤其是宝宝耍脾气的时候抱起他摇啊摇或者轻轻地晃啊晃,即使是哭哭啼啼的情况,宝宝也会止住哭声。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学步的孩子摇摇晃晃走路觉得非常可爱,一旦他们摔倒,大人放下所有东西冲过去抱起安抚的时候他们反而会大哭大闹,反而不管他的时候,孩子能安安静静屁颠屁颠地重新站起来。因为他们是需要通过摇晃摆动获得自我安抚。
在《像婴儿一样思考》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对照实验,父母们可以轻松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特性,熟知宝宝的状态和需求,提前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轻松拿捏孩子,而不至于焦头烂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