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看下来感觉“我”与世界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层薄膜(格格不入!)。另外的就是心理和生理的分隔,蛮新鲜的,生理的占比更多些了。写到这里又想到中国人好奇怪!
有些时候认为精神即内里决定某方面的一切,有时候完全只看物质结果。村上的描写真实细腻幽默——如何写好文章的启示(准确)。我认为名作家应该都是超脱于这个封建的世界之上的。我该改变的——进入自然。
真诚原则贯穿(看的时候也常常感叹我的坚强、软弱)加上我的感觉,例如援交情节早晨醒来的厌恶感细节脑内思考自己没处可去又不好让女孩回家。这个方面我和渡边挺像,当然还有薄膜感也算像,但是原因肯定不同吧。或许我也是个自私的人呢,如永泽所说的。哦哦又发现自己和直子、玲子、绿子都有相似之处,感动感动!联想到“有时候去发现自己是不是也有一点像贾政,有一点像薛蟠”(这里说的是弱点,但应用时也可以更广泛吧),正如蒋勋说红楼梦。然后渡边几次下意识地撒谎(这里的原因是想逃避吗)。
“我最喜欢早晨,一切都好像“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荡舟于美丽的湖面,我们会既觉得蓝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娇——二者同一道理。”人性如此,以前并没有想到用大自然来类比(使用了一些人工世界的东西)。绿子想象力实在丰富,有话便说,若是撇开当时的情形,真是“海枯石烂那样可爱”的女孩子。
一向不太喜欢平淡的书或者影视作品,《挪威的森林》是例外之一。性交代表什么呢?对本书来说,性交是相对要求高的吧。这点对我来说有些封建了。读的时候确实是有些不舒服的,但是若将性别互换就不再有什么问题,因此这个还是由于自己的思想境界不够,没有强大的平等理念。不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以及渡边和玲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