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上看,开篇就是一句大道至简的定性结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经典而简洁的结论背后是复杂而艰巨的现象研究。研究“中国文化现代化”这个宏观大问题一直是个难题,研究小的局部单元的可行性则相对实际。
费的现象研究可以说是一种从个体到一般的演绎。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的研究究竟有什么结论,而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可以管窥蠡测上述“大问题”的一般性概念。费对他创造的一般性概念的界定极为重视,在书中不止一次强调“概念是认识事物现象的工具”,并不止一次地辨析近义词以限定概念范围。此书本身的研究态度值得学习。
从社会学本身来看,乡土中国虽然说的是“中国故事”和“中国问题”,却描绘了一个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层层向外延伸的嵌套结构。随着社会制度的激变和社会观念的转向,这套古老的内核与西方现代思想的激烈碰撞产生了一个很大的交界面,即现代化。这个交界面的震荡让内核的性质也缓慢地产生了共振,给文化圈内的所有人带来了不安。
礼治、私德与人情的存在让一个接受全面现代教育的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然而,我们在生活中难免存在“非中非西”的双标,一方面念及“人人平等”的信条,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父权体系”和“长老统治”带来的实惠。这种中西方文化交界面上的冲突与矛盾一直困扰着“思想西化”的现代中国人。
所以文化的启蒙之路在何方呢?此书并不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却起到了“启发”的作用,让我们意识到文化内核中“土”的真正含义,并勇于做出改变,拒绝无意识的“非中非西”的双标。也许,只有基层普遍形成分工明确的同意秩序,才能推动中国走进真正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