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时,齐世英考取官费到日本读书。这个现代化国家的国民素养让他意识到,教育的渗透和知识的追求能够让国民保持清洁守法,遵守礼节温和。
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哲学期间,齐世英深受历史哲学派大师的影响,坚信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拯救积弱的中国,而不是激动热情的群众运动。
齐世英从德国学成归来后,加入了时任新军领袖郭松龄将军的部下。知道齐世英志在从事教育,培育家乡的青年并引进新思想,郭将军任命他出任校长,创办了同泽中学,并招收了一批14岁以下的学生。齐世英充满勇往直前的干劲,兴高采烈地忙于这个有远景的工作。对他而言,这是他青春梦想的实现。
幸好他没有生活在现代,否则如果他从事教学工作,会面临其他人的惋惜,“这么高的学历来教初中真是屈才了。”或者网友的嘲笑,“果然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连海龟硕士也来卷教师编了。”
齐世英的求学和执教经历都印证了一个宏大且深刻的话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他在求学中认识到教育的力量,立志创办教育机构,致力于增强国民信仰,挽救民族尊严,怀揣着“大我”的情怀,因此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并充满希望。
而我们的教育系统充满了“小我”的尊严,专注于个人成长、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考上好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这成为了读书的动力和教育学生的信念。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教科书上空洞的口号。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在战争年代,青年的使命和理想是拯救国家,当时的教育目标与现实需求相契合。而在和平年代,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挖掘当今青年的需求和理想,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和对话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入心。
当然,前提是教育者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