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giesboy” 的上下求索之路:在37年后,他对自己、母亲和父亲的认知甚或剖白,诚实得近乎赤裸,尤为可贵的是,他的行文同时具备理性和感性的双重思考。
这一点和他母亲 Lauren Bacall 的自传《By Myself》对比尤为明显,同读更别有趣味:
Bacall 与 Bogart 同渡十一年风雨,Bogart 不仅是她孩子的父亲、她的丈夫,也是她的朋友、同行、老师(如果弗洛伊德一下,或许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父亲形象”),事业上的领路人,她的“一生挚爱”,某种程度上也是标志了她从女孩进入女人世界的地标。她太近了,也太爱了,对 Bogart 的评价很难说全然公平,更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看待。比如,Bogart 对好莱坞十君子先是支持后是远离的态度,连好友 John Huston 都觉得他 chickened out,可之后几十年深度参与政治生活且极具思辨力的 Bacall,却始终坚持 Bogart 的做法自有道理。
相比较而言,哪怕本书作者“流着 Bogart 的血”,但他8岁就失去了父亲。名人之子,幼年失怙,他的私人体验有太多被他父亲长盛不衰的声名掩盖乃至抹除,说他人到中年重新认识父亲,不如说他人到中年才开始结识父亲,而这样的独特视角给了他客观叙述的空间。举同一个例子:都是写 Bogart 对好莱坞十君子的态度,他行文中更多倚靠新闻记载而非个人体验,而他的解读比之 Bacall 的,批判性远多矣。
父亲的声名或许是越不过的大山,但早早离开的父亲本人恐怕并不会像在世的名人父母一样给孩子切实的威压(对比他对母亲 Bacall 的描写,威压显而易见)。他只拥有了八年父亲,形象都早已模糊,谈父亲也就远不必为尊者讳。他父亲在重新、真正而永久地成为他父亲之前,是可以被分析批判的陌生形象,是可以被调侃戏谑的陌生朋友,是可以做平等对话的陌生同侪。在父与子之前,先是男人对另一个男人。
于是,他笔下的父亲似乎随着叙述的视角而时时变化。是的,在他笔下,Bogart 时时刻刻都保持着神奇的一体两面性,悲观似乎和乐天态度共生,理想主义和现实论调似乎互相滋养:叛逆闯祸被退学的垫底生,文艺圈数一数二的读书人。只想着泡妞或者退役的水手,连弥留之际也想要工作的电影人。一掷千金的富家子弟,生活困窘的无名小卒。高超缜密的棋手,赌博打架的败类。脏话连篇的蛮横粗人,高贵文雅的绅士…尖酸刻薄的朋友,诚实可靠的朋友。幼稚还易怒的丈夫,温柔而包容的丈夫。差劲到极点的演员,伟大到无出其右的演员。完全敞开,完全孤独。本就充满神秘性的 Bogart 在儿子的叙述中简直像咱们中国的江南园林,移步换景,处处幽微,咫尺之间丘壑山峦。
而当他停止对父亲的遥望,开始诚恳地叙述自己的生活、自己对父亲的零星的记忆…当他允许 Bogart 剥除这一切,允许他由一个传说成为自己的父亲…当他用一种和他母亲完全不同的方式描写他父亲漫长的死亡,让一个漂浮不定的形象落地归根,这其中的情感力量强大、赤裸、近乎野蛮,没有比这更动人的了。
从写作角度来说,每章都由不同侧面探索了父子二人的生命历程,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每个章节都草蛇灰线地互相连结:对“母子二人重访旧居”的白描式记叙散落全篇,穿插着对父亲的一次次追问和探寻,好像一场沉默的招魂仪式,而他父亲的幽灵就在我们世界的边缘,若隐若现…在他人的居所里依稀看见昨日的梦影,已逝去的灵魂在他妻子和儿子中间回响,次次都是对自己的应答和共鸣。
全书终章,儿子告别了这样的昨日,踏进今日的加州骄阳,开车载母亲去拜访旧友:儿子想起童年的自己从卡塔林那岸边游向父亲的画面,想起父亲在水中看来是如何地既远又近、好像是自己永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