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的那种桥本来就不存在;虹是出现了,而且色彩斑斓,但也很快消失了。他现在仍然面对的是自己的现实。
原来是人情社会,从纯粹感情到利益关系。
在那样一个知识和学历匮乏的年代,高傲的加林仍然是被一次次推着往前走,如同我记忆里看到的描写“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叔父这样一个唯一能有外力帮助的交点却和加林一家“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求能带来荫蔽,至少能守护吧。从民办教师的岗位被挤走,只能走农民这条路。因叔父地位被走后门做了通讯记者,叔父却浑然不知。直到被举报,再次灰溜溜回村。我不禁仔细看了叔父两次的家书,总感觉所谓家书其实是单方面的通知与表面寒暄。
“主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最近上级决定让我转到地方工作。”
“今年咱们那里庄稼长得怎样生活有没有困难需要什么,请来信”
也可能是玉德大叔夫妻太过懦弱老实“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并不敢与玉智老弟交流困难。玉智局长也是一如既往坚决不帮忙且正义驱赶侄儿,我感到困惑,难道一点不走后门式的关怀帮助都不能给予吗第二次书信更是让人感受距离,衣锦还乡的体面与客气。
“我要是回到咱地区,等工作定下来,就准备回咱村子一回,看望你们”
在我看来,这种荣归故里的宣告形式感太强,为了宣扬自己落叶归根不忘本的精神,为了和所有认为自己出了头的村民们忆往昔。自己的哥哥一家就跟儿时的伙伴、村口的通讯员类似,仅仅用来做传达消息的窗口和忆往昔的接点。也许兄弟二人经历太过不同,性格又都是不愿找事和添麻烦,注定了两家人终归是两个小家,就是这样平静冷淡吧。
原来是封建社会,从习俗行为到思想评论。
如果巧珍会写信,她一定是将所有脑袋里的趣事新鲜事以及暖人话语都倾注其中。她是这个社会里父亲“女孩子不用读书只求嫁人”眼光下的未读书者,我不说受害者,因为我觉得恰恰是没读书,让巧珍没有像加林那样贪心。她野性十足,时时思考,捕捉一切令她敬佩感动的人和物。
而黄亚萍应当是这个封建社会的等级至高者,她敢爱得肆意,不需为物质烦恼,自然是连让开会的加林去雨外找所谓丢失的刀来证明感情这样的事都做得出来,说好听点是追求感情的纯粹,为了浪漫和吵闹情趣。
在我看来巧珍才是纯爱战士,不同于加林专注而困于精神世界想要踏步快速证明自己,她满心地主动和付出,也不悔不怨,只是认识到差距与不适配而封存这段,专注下一段纯粹的感情,生活是踏实的,放弃不是灰溜溜的。不同于加林身份转换时候的不适应,巧珍能直面流言蜚语且问心无愧,她要旧俗风光出嫁,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因为她明白了当下的社会情况,马拴是一心一意不计前嫌且最合适她的人,她不会心比天高或自怨自艾。没知识但求上进的倔强,懂进退又善良,她不会像高加林一样刻薄坏脾气,也不会像黄亚萍一样任性比天高。她就像大地一样宽阔胸怀,容纳人世间所有的痛苦,还努力探头张望,去探索去捕捉,给别人送去清凉送去温暖。
也许两段社会的想法是我脑补过多,揣度人性,表达不严谨,但是发散到此,对比到此。看平凡的世界时候还是学生,我最爱田晓霞,满满的理想主义光辉。如今看这本创作更为简单的人生,我最爱的是在社会里生活在人生里前进的刘巧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