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需求。有人为了升学,有人为了求职,有人为了实现理想,有人为了展示才华,还有人可能只是单纯地想变得更好,成为他们所期望的自己。我们都在自己人生旅程中不断前进、不断成长。但这还不足以算是精进,因为精进包括以精益求精的方式进步,包括精益于思考、精益于行动、精益于学习。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精进的践行者,通过日常思考和反省,将许多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浅尝辄止的思考抽象升华、总结提炼出一套相对高级通用的认知方法论。这套认知方法论不仅能帮助大多数人从困惑和迷茫中解脱出来,还能指导其他精进实践者践行和思考,帮助他们收获更强大的认知。
在时间篇中,作者阐述了对远未来和近未来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理想和目标、抽象和具体、感性和理性。我们需要通过远未来找到自己的价值归属和意义,也要通过近未来为自己制定明确而具体的行动方案。
在选择篇中,作者告诉我们应该将消费型兴趣改造为生产型兴趣。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转型期对未来迷茫的中年人,都可以通过聚焦自己的兴趣,在体验和消费带来的愉悦感受的同时,适当地做一些额外的产出或推广。这样可以让自己从单点连成线,再从线段汇成圈,最终找到与他人、与社会的价值连接点,或许这就是你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
在行动篇中,作者阐述了快速行动的必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可以通过行动-反馈-重定位这个精益闭环法则循环前进。很多人往往在行动前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做准备,殊不知这样的准备除了获得一些心理安慰和逃避行动的借口外,几乎毫无意义。尤其在如今这个变化快速、信息量爆棚的时代,好的践行者本身就是强者。
在学习篇中,作者提出了“分层工作法”,让人眼前一亮,如获顿悟。我们习惯于将所有事情井井有条、秩序井然地规整起来,以为单线程的思考和行动是最高效的。然而对于大多数脑力工作者而言,同类不同样的任务、信息处理往往能够解放我们线性单一的思维,释放我们的创造力,同时激发更强的心流和成就感。
在思维篇中,作者鼓励我们不要陷入“铁锤人”思维陷阱,要通过多元思维模型跳出思维惯性,用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泛的知识面应对每一个具体复杂的问题。毕竟,每一个挑战都不仅仅是一颗颗型号、大小、长度相同的钉子。
在才能篇中,作者提出的那句“以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令人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都被学校、社会和家庭打上各式各样的评价标签,才智和聪明是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标签。我们因应试能力被评价为聪明和愚笨,这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而言,在应试体制下所体现的是自制力而不是智商。但是,多少名人志士却恰恰是因为自制力差而形成了独特的看待世界和思考人生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竞争并不是天赋,而是有策略、有技巧地努力。
最后,成功没有终点,也没有唯一的冲刺线。我们可以给自己画上成功的标尺,也可以以终为始地让自己长出不断精进的人格。总之,“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结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