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采取水平分裂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每一个孩子都有健康的自恋需求。当我们听到几岁的孩子扮演超人飞来飞去的时候,他们需要父母的夸赞和爱意。他们的自恋需求得到回应。然而,如果父母的自恋需求过大,侵占到孩子的空间,那么孩子可能选择压抑自己的健康的自恋需求,把渴望埋在心底。
要知道,虽然孩子不可能成为超人,但正是在成年人看来有点幻想、夸大的自恋被满足的基础上,他们才能逐渐发展出适配自己能力的健康的自恋。我们都需要觉得自己很好才敢有抱负。而压抑这种必须的健康需求的后果是生命力的压抑,孩子会渐渐感到无价值、空虚、内耗,甚至过早地接触到死亡感。
与水平分裂相比,孩子采用垂直分裂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也更让人担忧。上一篇提到,孩子也有被肯定和欣赏的需求。当父母把自己的此类需求置于首位,侵入孩子的生活时,孩子会采取更严重的自我保护方式,把自己的需求与父母的需求分开。可以比喻为一个人把自己的身体分成两半,一半满足自己本身的需求,另一半满足父母的需求。从此以后,这个人看似还在活着,看似还正常运转,但实际上只调动了一半。当将自己的一半或更多隔离出去时,他的生命力也被割裂了。
事实上,孩子隔离出去的不仅仅是生命力。正如图片所言,孩子若没有滋养就无法成长。所以可以说孩子将真正的自己完全隔离出去。当然,孩子的健康自恋需求仍然存在,但垂直分裂机制非常厉害,一个人几乎感觉不到隔离出去的需求的存在。与水平分裂不同,被压抑的需求更容易被察觉到。这两种方式的差别就好像是自欺欺人和感到自己缺失的区别,后者程度较轻,至少还能意识到自己缺了什么,并与之有所连接。
回到史蒂夫的案例。自从隔离自己的需求之后,他依赖另一半身体的生活。在这个身体里,也需要有一个核心来维持运转,这个核心就是父母的需求。史蒂夫也许会为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而努力多年。他时而感到耗竭,觉得自己做不到,感到痛苦;时而骄傲自大,觉得无所不能。然而,最终那个被隔离的部分会越来越明显。即使他排除万难实现了目标,他也可能感到痛苦,因为他最终发现自己一生都是为别人而活。无底的感觉、空虚感、无意义感或过多的自负与对他人的贬低时常出现,都说明他没有与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连接,没有从自身的健康自恋需求中诞生出属于他自己的抱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