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习惯热衷于收集各种素材,不管用不用得上,都会随手收藏。然而这些收集的素材最终只是躺在收藏夹里,没有再打开过,甚至忘记了自己收藏了什么。直到收藏夹满了,无法再添加新内容,还要花时间清理这些过去认为不错的素材。这样的循环一直持续下去,收集的素材从未真正得到利用。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明明收集素材时觉得很好,但最终却没有用上过。通过阅读《智慧外脑》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是因为我没有进行知识管理,收集的素材杂乱无章,导致无法充分利用。回顾过去收集的素材,我发现以下几个原因导致它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 缺乏使用场景:我收集孩子学习方面的资料时,没有考虑到孩子哪方面需要补充,而是随意收集。需要使用时就像大海捞针,需要在收藏夹中翻阅。
2. 缺乏有效的整理:我没有掌握任何知识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素材和资料都是散存在微信收藏夹中,不利于整理和使用。
3. 没有花时间深入研究和理解所收藏的素材。收集到的所有素材只是进行收藏,没有后续行动。有时甚至连自己都忘记了收藏了什么,因为都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收藏。时间一久,就会忘记。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知道个人知识管理的五大桎梏:连接失效、存储无序、标签混乱、管理失配和复用困难。
1. 连接失效:在知识管理软件中,我们建立了卡片的链接,但没有建立思维逻辑上的连接,导致知识连接失效。
2. 存储无序:在使用知识管理时,没有进行良好的分类规划,所有收集到的素材都导入软件中,杂乱无章,不利于管理。需要使用时也无从下手。
3. 标签混乱:这些软件的标签是为了方便我们管理素材和记录知识,但随意写下的标签往往混乱,导致在调用知识时,并非我们真正需要的。
4. 管理失配:导致管理失配的原因是在收集素材时没有明确使用场景和使用方法。
5. 复用困难:如果在知识管理过程中随意而无章,就很难调用一个知识点来进行复用。
了解了个人知识管理的五大桎梏后,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避免以上问题,并以连接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
一、有选择地获取知识:只有那些真正被使用的知识才值得花时间收集。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此之多的今天,我们需要具备甄别能力,寻找真正需要的信息。可以使用“四象限法则”来帮助我们思考为什么要收集、可以用到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将信息分成四个区域:强相关且必需、弱相关但必需、强相关非必需和弱相关非必需。
二、按使用场景存储知识:在准备收集素材之前,要考虑清楚为什么要收集和保存它,并明确具体的使用场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各种信息变得简单快捷,但如果只是保存而没有经过思考,这样的素材只会堆积在收藏夹里。只有经过深度思考和保存的素材才能被有效利用。
三、用系统思维分类知识:知识分类是一个连接的行动,通过将A知识和B知识的共同点C知识连接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为了确保有效管理知识,我们需要大量输入并有目的地进行输出,形成输入输出的系统循环。
四、发挥隐性知识作用以获得智慧:隐性知识是无法用具体文字描述的抽象知识。为了发挥隐性知识的作用,我们需要刻意练习和及时复盘。通过刻意练习和及时复盘,形成直觉反应的隐性知识。
五、瞄准主题调度知识:制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获取相应的知识,并进行灵活调度和有效输出。比如我想在2023年学会正确写书评,就需要围绕这个主题制定计划,了解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