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我悟到,团圆就是:亲人在,珍惜;亲人故,怀念。顺应自己的心流,用另一种方式达到心的圆满。 ——题记
书名《大团圆》,却写了很多离别。幼时父母外出工作、恋人分手、孩子上学、朋友分开、亲人病逝、小辈远洋求学、长辈离世……作者从小伤离别,却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的经历各种分离。
作者方惠娜,经历很特别。她出生在潮州,从小父辈就去香港寻梦,跟父母一再的告别,成为她长大后也难以磨灭的痛。待她长大去了香港,父母却在家乡办厂。大学在广州读书,毕业后理应回香港与家人团聚,却交了广州男友,几经波折,难舍难分,终究还是忍痛离开香港,定居广州。孩子出生、入学,却重复了她当年的经历:在广州读书,中途转学去了香港,遇上疫情,跟先生相隔咫尺,却两年多未能相聚。她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分离,也珍惜每一次相聚。也因此对分离和团圆有了深刻的体会:渐渐地,我悟到,团圆就是:亲人在,珍惜;亲人故,怀念。顺应自己的心流,用另一种方式达到心的圆满。
人生中,离别才是常态,相聚只是偶然。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
大多时候,我们都在分开的日子里,咀嚼着团聚的美好时光度日,以掩盖分离留下的久久不散的伤痛。
《我的外公外婆》中,外公曾是教导主任,外婆是老师。超山人家的传统文化保存完好,重男轻女的思想也传承得很好。即使是开明的外公外婆,生了5个女儿,也是有很多遗憾的。只是,当女儿们个个出息,他们住着女儿盖的房子,享受着女儿们回报的荣光,没有儿子的不甘也消散了:“生男生女都一样,现在哪个有我这么风光”。作者小时候就在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对老人家怀着深厚的感情。但人有老去时,作者的遗憾是未能给外公外婆送终,电话里哭成泪人。她虽年轻,也懂得老人家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才是圆满的人生。
“顺应生活,顺应人事,用心过日子,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后辈”,不仅是外公外婆的生活写照,也是我们年轻人该学习的生活哲理。
《二伯父》中,读者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威严、大气、慈善的成功商人,他独自闯荡,在香港打下一片天地,创下事业辉煌,他提携后辈,带领家族先后走上致富道路,他还不忘回报家乡,在家乡修路、建厂、建学校、建医院……这样的大善人,还带着学生时期的作者拿着画作推荐,劝导阻止作者奔向爱情的爸爸,带领公司员工参加侄女婚礼……可见他的慈爱和宽厚。哪个家族不盼望有这样的能人呢?虽然能人被病魔打倒了,可他的影响远大,后辈们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以他为榜样的人,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这样的人,即使离去,也永远活在家人心里。
书中还写了可贵的友情、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故事。不管童年还是成年,遭遇过的离别虽然随日子流走,但留下的感情在心里长留。读行云流水的文字,感受平淡描述中透露的深情,往往不由自主地回想自己的从前,这就是记录的意义。
这是一本轻松好看的书,仿佛许久不见的老友相见,絮絮叨叨聊上一天一夜不觉得烦的那种,亲人的故事、家人的琐事,什么都可以聊,可以一口气读完。
这是一本充满感情、亲情和思念的书,写尽了家人的分离和团圆,思念和哀伤。文字汩汩流淌,感情悄悄萦绕。读着读着笑了,读着读着哭了……
这是一本治愈心灵的书。讲述童年时期对亲人的渴盼,对分离的恐惧;讲述青年时期遇到苦难和生离死别的艰难;讲述为人父母的养育艰辛、磕绊中前行,分离终有团圆。
一本好书,推荐给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