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将原文进行
可以把本书和《我本芬芳》一起看,都是从母亲的立场出发,去叙述母亲视角的人生故事,但差别很大。
《关于女儿》是写一个不理解女儿的妈妈,她同时也是从性少数角度切入,看性别歧视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困难,为同事遭遇不平而奔走的女儿,为慈善奉献一生却被像垃圾处理掉的珍女士,一个是未来,一个是当下,在一层层刺痛细节的描写中,展现了东亚社会伪善的腐朽。尽管不理解,但也试着贴近,因为她是我的女儿,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被当做珍宝的女儿。明明没做错,却被当做动乱分子打倒的女儿,明明是最善良的,却被社会不认可的女儿。
“为什么”?
歧视的存在不是被歧视者的错,受害者不是犯罪的理由,这种明显的事实还要继续装瞎多久?
你是谁的女儿?你又会是谁的母亲?
占据这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她的自由却总是被困在重重枷锁里,破除枷锁需要先意识到枷锁不应该存在,而不是枷锁是否舒适。
妈妈爱女儿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要理解女儿有自己的人生,虽然做母亲总希望女儿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但“正常”的标准是由谁制定的?那些制定规则权力的人会制定对自己不利的规则吗?通常他们会将其他人排除在权力关系之外。这是传统,但是否一直对的?偏见也是作为现实存在的。
《我本芬芳》却恰恰相反,看完之后几乎要心梗了,不是说写得不好,写得是太好了,杨奶奶真的像是记录了我认识的那些长辈们的经历。
惠才动荡的一生可以简述为丈夫生儿育女,但我想弄明白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个爱读书的人,她和吕结婚的前提是对方能供她继续上学,显然这个想法在有了第一个孩子后就打消了。她是个上进的人,自己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到处找工作养家,不想被人说是吃男人饭的。她也是个勤劳的人,单位被解聘后也想办法打零工来补贴家用。
一个爱读书、勤劳、勇敢又上进的人,最后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她八十多岁时问老公愿不愿意下辈子还在一起被拒绝后伤心的样子。
我并不是批判杨奶奶,而是在阅读过程中反思自己对女性的厌恶。我讨厌看到女性陷入情感弱势的困境,但我意识到自己也不自知地被塑造成厌恶女性的模样。
我们应该正视已经发生的事情,正视女性生活中的苦难,正视被忽视的歧视。这并不是在宣扬苦难,杨奶奶一辈子都以强者的姿态生活着,她很有勇气,最后坦然地写下了她过于执着于情感的得失。
即使失去了爱情也能生活,爱情失败了也没什么,生活照样继续,情感被女性内化为一种性别化的劳动。在阅读《theycallitlove》时,“Thereisnoneedtopositemotionasthesourceofourcoreidentity”这句话让我思考女性被教导将家庭和情感置于中心已经有多久了。如果这是真的,那为什么男人可以有“大丈夫、志四方、五湖四海尽家乡”的情感?情感是支撑自我认同和明确主体性的基石,但“真实的自我”只是历史特定实践的结果。
《关于女儿》中的母亲,以及《我本芬芳》中的惠才,都深陷在父权制度和社会不平等的陷阱中。正视世界的缺陷,正视正在发生的偏见,正视母亲身上以及即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困难和歧视。先正视,然后思考如何改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