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于1927年离开呼兰河去哈尔滨读书,1940年发表了《呼兰河传》。她开始回望自己的出发地,明确了自己的身体状况,16岁离开时并没有想过再回去的可能。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她才发现无法忘记的仍然是那个她来自的地方。
于是,萧红在1939年开始动笔,1940年完成了《呼兰河传》,将她眼中的呼兰河展示给了我们,包括那个死了的城和活着的人。
作品的开始几章讲述了呼兰河这座城市,城市中有纵横交叉的主干道,唯一热闹的地方是十字路口,然后是两条冷静的岔路,再之后便是小巷子。这个城市本身就很小,而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让它更加荒凉。
寒冷的冬天是荒凉的记忆,漫长的冬天使一切都像裂了口子一样冷,大地、人的手、水缸,天冷得没有生气。然而,无论天气多冷人们还是要活下去,所以在寒冷的冬天里,贫穷的人们在冰上走路,哈着冷气,眉毛上挂着霜,他们在冰上摔跤,在寒冷里努力谋求生活。
漫长的冬天给呼兰河披上了冷色调,小城没有生气,寒冷和贫穷创造了一种死亡的氛围。就像城里的那个烂泥坑,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无论旱季还是雨季,那个可怕的烂泥坑一直横亘在主干道上,吞噬了很多生命,然后将淹死的猪肉端上人们的餐桌。
虽然呼兰河没有太多的热闹,但所有的热闹都是为了鬼神准备的。活着的人们成了焦点。
然后是城里活着的人。在萧红描述的呼兰河里,活着的人却已经死了。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说人生是为了吃饭穿衣,但当问及人死后怎么样时,他们会说人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四季轮回,春夏秋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寒风雨雪可以挺过去的人,就会活下去;挺不住的人,则接受自然的结果。而这个自然的结果并不好,它默默地、毫无声息地带走人们,将他们从世界上带走。
在萧红的描写中,呼兰河的人们过着毫无生气的生活,处于贫困的边缘,勉强维持生命,丝毫没有顾及明天,甚至连下一餐饭都顾不上。他们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虽然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循环不已,但出生的人和死去的人一样没有未来。粉房的人们时不时拉胡琴、打梆子、叹五更,唱起家乡的民歌,但这些歌声像是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感觉就越荒凉。
因此,呼兰河最后让萧红问起这个问题:人生为了什么,才有如此凄凉的夜晚。在这凄凉的夜晚,胡家的团圆媳妇只活了12岁,冯歪嘴子的媳妇难产而亡,其他的人继续着生活,按部就班地过活,对孤寂的人生没有反抗的意识。他们看不到光明在哪里,甚至不知道光明的存在,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瞎子看不见太阳,但感受得到温暖。这类人就是这样,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但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寒冷。他们想要击退寒冷,从而引发悲哀。
呼兰河的人们活得如同已经死去的人,他们重复着死者的生活。
然而,在整个作品中,呼兰河最终给了萧红她一生中难得的彩色和快乐的记忆。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童年时,萧红只从祖父那里得到了唯一的爱,但遗憾的是,萧红出生时祖父已经年老。然而,年老的祖父愿意放下传统家长的威严,在后院陪着童年的萧红观察一朵花的生长,一只麻雀的飞翔。他给予了萧红最初的文学教育。
整部作品中,萧红的父亲、母亲甚至弟弟都没有出现。在记忆中,祖母的形象也不怎么美好。唯有祖父在她的记忆中扮演了母亲、父亲、祖父和祖母的角色,但也因此感觉到祖父的孤独。
作品中出现了一个城市,出现了很多人,但读完后你会感觉这个城市像是一座空城,所有的人似乎只有一个模样,他们默默地等待生与死,生与死都是无声息的。这其中也包括祖父。
所有的人共同创造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那个大泥坑就像末日的深潭。
一个人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和记忆与他的经历有关。如果当时他过得快乐,那个城市也就是鲜亮的;如果当时他感到孤独,那座城市也就是灰暗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