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始终兼具书写和言说两个方面。前者指向作者的创作,后者指向读者的接受。任何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都是对作者书写的言说,然而,有时作者的言说缺乏,这时文学访谈的意义就凸显出来。我总结为:打破独白,回归现场,导向问题。傅小平的《一米寂静》实际上是对当代文学进行的探访和游历,通过对话描绘了16位作家的精神肖像和创作版图。好的访谈就像是打开魔术师的道具箱,其中包含着关于人生和作品的"戏法"。
文学对话是在"破门而入"之后的"短兵相接"。放下客套,力求深入准确且狠毒,直达创作的核心,这需要极高的要求。这种对话基于坦诚,是眼光、修辞、趣味和视野的统一。傅小平是理想的提问者,不虚伪,不回避。在书中的每篇对话都基于小说的深入阅读,可以说他是一个评论家对作家的"现场评论"。他的提问充满疑虑,并提出尖锐的问题。他对张贤亮的创作力、创新性和突破力是否枯竭的质疑"或许正因为小说人物没有原型,是你凭着想象编出来的……我有一种印象:从总体上看,人物形象过于符号化。"傅小平还对《一亿六》中离奇失真的叙述表示质疑,"这种超乎寻常的构想,多少触及了社会伦理的敏感神经,其中又有多少合理性。"
书名"一米寂静"暗示了等待回应的空间,也是作家在辩驳前的静默时刻。它决定了书籍成书后的风格,即争论和辩白。"任何典型人物都有符号化的特点。你说的两个缺乏个性的人物,恰恰是我着力塑造的。"在提问中融入批评的情形并不常见。这些对话也引发了许多启发性的讨论,比如作家和小说家的界定、虚构和非虚构的关系、寻根与西化、现实与荒诞、当下和记忆的联系等等。"非虚构,在严格意义上也是虚构,至少是半虚构",它可以将事实和"可知事实"联系起来。"当下的生活不仅仅是当下的,它也是激发我过去记忆的一种活力,它会给我过去的生活赋予新的意义。"
这些命题也揭示了文学中表面上看起来异质的要素,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只有通过比较和融合,才能拓宽认知。虚构得越是形而上,就越要表现出现实的质感。"如果没有全球视野,没有对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文明成果充分的吸收,对本土民族文化传统也无法清楚认知和深入理解。因此,继承传统具有有时是娱乐游戏,有时是庄严的寻道。他强调经典和娱乐的平衡,"用经典打击娱乐,说对方太低级了;或者用娱乐打击经典,说对方太老了,都是传统文学理论一根筋的后遗症。"
作家如何与传统建立联系,阅读的接受历史,潜文本的影响,这些都是"《离骚》让我知道人生命运的苍凉和苍凉后的瑰丽。《山海经》使我知道了中国人思维的源头"等引用所揭示的。这种引用让贾平凹的故事摇摆不定,傅小平的闲谈弥漫,节奏从容。傅小平不仅探访了作家的现状,还探求了作家为什么会这样,揭示了作品的生成过程。比如莫言通过轻松幽默的笔调来书写沉重和痛苦的人生,实际上是他从多年的生活中提炼出的经验。马原更关注"人类永远的困境和命题",他的作品就像那些看起来不年轻,但无论年轻还是老都不显老的女人一样。
傅小平是一个胸中有自己疆域的访问者。不同作家的风格就像文学地理,作品的源头和流转就像水文,风格的变化就像地貌。正如苏童所说,"我的一部分写作行动可以说是一场持续的造街行动。"这个核心是空间布置。访谈也是如此,修建起广场和庙堂,安放文学的灵魂。傅小平通过引用中西古今四维的话语,或类比参考,或抛引辐射,调动了双方的语境。与《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引子相似,对话之前对语境产生的评论,就像一碗好面的"浇头",是捕捉灵魂的奥妙。
《一米寂静》的副标题是"当代文学对话录",而不是访谈录。这说明傅小平的意图是:主观的视角,商谈式交流和激烈的交锋。这不是一种机械的问答,而是持有立场、锋芒毕露的"导引"。问者激动和震撼,答者生动和激情。访谈并不总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是期待思想的回响和观念的回归。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