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下次我再去学校讲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会给老师们推荐《爷爷和翠鸟》。这本绘本如此温情地阐述了生命传承与自然规律,真的很难得。它包裹着孩子们被爷爷的爱,描述了翠鸟的一年、观鸟的一年,希望与新生,悲伤与遗憾,小鸟的诞生和爷爷的衰老等等,娓娓道来。在这清新流动的河岸边,我们谈论生命,也难以避免谈论死亡。
然而,死亡似乎成为了孩子成长与教育中的一个禁忌话题。鲜少有人触及,有也只是轻描淡写。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过早地接触死亡这个话题,原因各异,或许是觉得过于沉重、晦气等等。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龄前幼儿应当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然而,人们往往会回避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尤其是当面对幼儿时,即使死亡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可能是小金鱼的死,可能是新闻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可能是亲人的离世。成人通常有意回避,或是编造其他理由来搪塞,或是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很少会正确引导幼儿面对与死亡相关的事情。而通常用委婉的话如“离开了”、“去天堂旅行了”、“去很远的地方了”、“在睡觉”来解释,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害怕睡觉,害怕亲人离家出门,也可能对所谓的“天堂”产生向往,而对死亡的真正含义和意义并没有真正理解。
《爷爷与翠鸟》对于死亡的描述很精致、很自然。绘本的阅读可以成为一堂“死亡课程”,对孩子有冲击,但不会深深影响情感,非常适合让孩子“认识死亡”。家长或教师引导的、带有缓冲意味的“死亡课程”,是对孩子的最大保护。
没有人能够确定孩子何时会“认识死亡”。也许突破他们天真的“童话世界”而“看到死亡”,是任何可能的事件之一。而这时,他们会需要自己去面对这个“大人觉得过于残酷而没有告诉他们”的话题。这一刻,谁能够照顾到他们心灵的变化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