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嘉莹,是一位名声在外的古典诗词学者,熟悉唐宋诗词学的人对她不会陌生。原作于1984年完成,全面论述了苏轼的独特词风和成就。
1. 设计 封面和版式设计独具特色。本书采用横开本形式,整体风格简约大方。米色半包式护封采用特种纸质料,边沿设计成精细的波浪式,给人一种纹理感;浅草绿的内封上画有一幅未完成的简笔人物素描,描绘了一个头戴斗笠、身穿宽袍、手撑竹竿、脚踏木屐的人,尽管没有面部轮廓,但展现了他悠闲自得的形象。
这个版本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全彩影印了叶嘉莹当年的手稿全文,放在书的偶数页上,字迹清晰,版面整洁,大大提高了收藏价值。
2. 见地 整本书分为三个论述,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
第一论是关于苏词词风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原因主要包括个人的卓越才智、当时的文学趋势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指出苏轼的个人特点中有“虽遇艰危而不悔的用世之意志”和“不为外在得失荣辱所累的超然旷观的精神”两个方面,然而令人钦佩的是,苏轼成功地将这两个对立的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他能够开辟小词新境界的关键因素。
第二论是关于苏词的特点。作者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用“超旷”来形容苏词,而不是普遍使用的“豪放”。从超旷的特点出发,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苏轼是否“不及情”。通过对相关词作深入分析,作者得出结论:苏轼虽然未能完全表达情感,但绝非不会表达情感,而是因为他具有高度的超然天性,所以不愿意受情感所限制。这个观点非常中肯。二是苏词中是否存在“寄慨无端”和“幽咽怨断之音”的问题,并通过这个问题探讨了超旷风格的复杂性,揭示了苏轼内心深处存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矛盾的悲慨”,尽管他将这种悲慨处理得不显现出来。
第三论是对当时词坛对苏轼的评价,认为“没有人能完全接受和追随他的开拓”,同时探讨了他在词创作中的多样尝试、失误和成功,其中最显著的成就是将“用世之意志和超旷的胸怀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世人难以领会的境界。
3. 注释 虽然整本书行文流畅,但对于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来说,很可能会有不理解的地方。该版本在正文边注上做了许多注释,对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文意、提高阅读效率非常有帮助,尤其对于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但怀有学习热情的读者来说,十分实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