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的托尔斯泰是长篇小说大师,《安娜·卡列琳娜》和《战争与和平》都是以长篇巨著而知名。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个中篇,然而看完以后却觉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本中篇小说集由三个故事组成:《克洛采奏鸣曲》,《魔鬼》和《伊凡·伊里奇之死》。
《克洛采奏鸣曲》是一个神经质男人的自述,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文学的唠叨特质,也颇有《地下室手记》的影子。男主自年轻时起就随着自己那个阶级的人一起寻花问柳,沾染了不少好色的坏习气。到了结婚年龄的他也决定给自己找个好妻子,并且从此把一夫一妻制坚持到底。然而他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的妻子,在妻子选择绝育并且二次绽放了青春的魅力之后,他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并且逐步疑心自己的妻子与一位音乐家有染。他自然是把这一罪责完全推在妻子身上的,终于有一次机缘巧合被他发现妻子在家中与这位音乐家独处,妒火上头的他便起了杀心。
这篇中篇小说对当时中产阶级虚伪单向的贞操观进行了鞭笞,对于贞操的要求仅仅限于女性,而男性则忙着捕猎各种少女、少妇,最终他们自己也不免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有趣的是,它对西方流入的崇尚爱情的婚姻观也进行了结构,认为爱情不过是肉欲冲动的叠加,不可能长久。
《魔鬼》这个小说很有趣,托尔斯泰给它写了两个结局。在第一个结局里,男主人公在对妻子的忠贞和对情妇的肉欲之中反复挣扎,最终选择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在第二个结局里,男主最终选择了结束了情妇的生命。总之,在他看来,要解决自己的情欲与道德的矛盾,他,他的妻子和他的老情妇里必须得死一个。
这篇小说以无不辛辣的笔触揭露了当时女性的所谓爱情不过是待价而沽,她们婚后的美德也不过是一种婚姻制度的附加品。被众人唾弃的情妇反而活泼美丽,举手投足都散发着让男主无法自拔的魅力。下行的小说向来是很难写的,阅读这本小说的体验仿佛看着一位飙车大师开着一辆左右摇晃的马车在乡间颠簸的小路上飞驰,令人心惊胆战。
《伊凡·伊里奇之死》可能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其实就其篇幅来说,你说它是短篇也不未过。一生勤勤恳恳的老实官僚伊凡·伊里奇拥有他那个阶级平凡的一切:平凡的职位、平凡的妻子、平凡的孩子、平凡的债务。他的忧虑也都合理地得到了解决,似乎命运之神对他并不差,他本可以安安稳稳读过平淡无奇的一生,伊凡这个名字换做英语就是约翰,颇有点张三李四的意思,然而一场莫名的疾病使他陷入了无休止的痛苦之中,命运也开始对他显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在伊凡·伊里奇无比痛苦的最后岁月里,他觉察到了身边人的虚伪、冷漠,唯一对他报以热情和温柔的就是奴仆格拉西姆。这无疑也反射出了托尔斯泰本人对劳动人民真实、热情、温暖的向往,充分反应了他对自己所在阶级的厌恶和对真诚情感的向往。
伊凡·伊里奇就这样在痛苦中死去,千千万万个伊凡·伊里奇却还在虚伪、冷漠地活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