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场”一词意味着主体的深度介入,那么“不在场”是否象征了一种相对的陌生化。用学者韩炳哲的话来说:“在西方,陌生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全力排除或强制利用的对象,它未曾现身于本己的内在之中。”这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抑或“被抛弃”成为韩炳哲《不在场》一书的阐发起点。
谈到西方,必然要与东方做对比。东方与西方虽然在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上有着区隔,但内在似乎有着某种相通性和关联性。韩炳哲的这本文化论集《不在场》,也正是以一种辩证观照的目光来审视这两种文化,并试图在比照中发现隐含的真理。
韩炳哲首先从探讨“本质”一词的起源入手。将古高地德语(Wesen)和罗马神话中的灶神(Vesta)的词源,并置在一起进行考察,发现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指在一个地方停留、栖居以及持续。他进一步解释:本质指向房屋与家业,持续之物与稳固之物。因而,“本质”这个词的概念集合了同一性、持续性与内在性以及占有等诸多内涵,并主导着西方的哲学立场。
为论证关于“本质”的抽象思考,韩炳哲追溯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韩炳哲认为,单子完全居于自身的封闭性与无窗之房屋的彻底的内在性相关联,单子唯一的活动就是对自我的努力,对自我的冲动,即“欲求”。韩炳哲借助莱布尼茨的著作,意在阐明“在场”这一概念的根由。而海德格尔的“在者”理论也促进了韩炳哲对“在与不在”这一哲学问题的再认识。韩炳哲认为,海德格尔使用的“本质”特征有着过度之嫌,他发现,“坚定”、“同一”或“持续”等概念,不仅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重复出现,而且海德格尔也将争执与本质放在一起思考。
从海德格尔开始,韩炳哲将视线聚焦于中国古老的哲学。他在老子和庄子的飘逸文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