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今天,米沃什在中国也不算太出名。漓江当年出版过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文集,但那些笔记本已经很少见了,更别提缺本。近年来,他的四卷本诗集在上译出版。严格来说,他是立陶宛人。他自称属于“那些空白点的蛮族人”,对于欧洲文明来说并不算重要,立陶宛甚至还不如波兰知名度高。他运用诗歌阐述历史。他给出了三个地理和时空纬度:欧洲的南北轴,欧洲与亚洲近东东西轴,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轴。
华丽的文字可以被视作工艺品,但灵魂的附着使之成为艺术品。米沃什提出了文学的终极奥义:诗歌,从最初的口头文学发展为精英文学,成为小圈子的东西。在全世界,大众都已经抛弃了诗歌。他是矛盾的。虽然诗歌带有末世观,但他仍希望从中找到一点希望。他想对于未来可能的极权统治做出一点贡献,但回头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同步。他既害怕纳粹,也恐惧苏联。他拒绝非此即彼的选择。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同样不是他想要的。他拒绝科学是唯一真理,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掩盖了适者生存的杀戮。科学并不能代表理性,而神话也并非意味着感性。
在最黑暗的时刻,在波兰的地下组织,文学变得更为纯粹。虽然诗歌不再讲究格律和韵脚,但它仍然有振奋人心的力量,鼓励绝境中的人们活下去。米沃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波兰的逃亡以及在新大陆默默教书育人。他的写作已经走向尾声,但这六篇讲座是他对于这个世界和诗歌最好的总结。他之后才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