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偶然打开三毛的作品,重读了《当三毛还是在二毛的时候》这篇而是一种复杂的生命气质和生命能量的涌动,特别是其中的敏感、灵性、执迷与真诚,以及勇猛。
重读之后,我产生了一种“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故乡”和“故人旧时容颜未沧桑”的双重感觉(陈粒的《历历万乡》歌词,也是我曾经很喜欢的一首歌)。
这种感觉既源自作者自己的生命故事,也因为在对这个故事的记忆中,铭刻了自己曾为这个生动的生命形象所触动和影响的故事。
分享一些我喜欢的摘记:
-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无法留住岁月,也无法否认青春终将自然消逝。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进步。岁月的流逝虽然无法改变,但人的逐渐变化却离不开时间的力量。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是一个逆子,她追求着年轻人自己也说不清楚的那份情怀。
- 一个被父母亲友视为问题孩子的二毛,为何在十年后成为一个对凡事都充满爱、信心和希望的女人。
- 对三毛来说,她不仅仅是坐在床上看时光流逝。这十年来,她经历了无数的旅程,无尽的流浪,情感上的坎坷,却没有白白虚度她宝贵的青春时光。这十年如白驹过隙般迅速流逝,再提笔时,笔下的人已经不再是那个悲苦、敏感、浪漫却不负责任的毛毛。
- 我想,一个人的过去就像雅各的天梯,一步一步地上升到天国是不可能的。人的成长也是需要一步一步地爬梯子,才能到达某种高度。在那个高度上,美丽的风景、青山绿水尽收眼底。这种境界和第一次踏上梯子时的困惑和迷茫完全不一样。
- 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的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会追求过程中执着到得不到答案,由此带来一份不容忽视的悲伤,这份悲伤可能占据他未来许多年,甚至永远无法摆脱。
- 我成长了,这并不意味着我变老了,也不代表我不再为前程努力。然而,我的心境已像浩渺的大海一样平静、安详、淡泊。我并不天真地对待人与事,我也不崇拜圆滑;我不偏激,我甚至对每一个人都心存感激,因为生活是众人共同创造的,没有他人就不会有我。
- 有无数读者在来信中对我说,“三毛,你是一个如此乐观的人,我真不知道你怎么能这样愉快地处理一切。”我想我唯一能回答我的读者的只有一点:“我并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乐观和悲观都是不切实际的。对于明明没有希望的事情,如果乐观地对待,那在我看来就是天真,和悲观一样是不正确的,甚至更糟糕。……我唯一坚持不变、愿意用我的生命去努力的,就是保守我个人的心境和理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度过有限的时光,过上无限广大的日子。如果我这种做法被肯定为“乐观”,那么我也愿意接受和认同。
- 她并不是玩世不恭,即使在失落之后,她还是知道追求。虽然在我看来,那份追求现在已经变得苍白,但我情愿她是那个样子,而不希望她毫无思想,也不提出任何问题。二毛是一个怪怪的小女人,她问题问得多。
- 在我的时代里,我被王尚义的《狂流》感动过,我也受到《弘一法师的传记》的启示和向往。至今,我仍然爱看书,爱读书,但我慢慢淡化了对英雄的崇拜,曾经轻视的人和物在十年后,我才渐渐领悟到其中的真正伟大和永恒。我多么喜欢这种改变啊。
- 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我经常想,命运的悲剧与个性的悲剧不同。我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固执和改变都是可贵的,有时在生活中寻找新的乐趣和目标也是不可或缺的努力。对我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断将自己融入自己能达到的境界。我心中有一个不变的信仰,虽然我不太清楚是什么,但我不会放弃这个在冥冥中引导我前进的力量,直到离开尘世,回到永恒的地方。真正的快乐并不是狂喜,也不是苦痛。对我来说,它是细水长流,是碧海无波,是在芸芸众生中做一个普通人,享受生命瞬间的喜悦。这样,即使我们不死,也已经在天堂里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