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第二次接触村上春树的作品。只不过第一次接触很是浅浅,大概是2017年,小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没有按照传统的程序来看,我知道《挪威的森林》等很是有名,但我只是随手拿起《舞!舞!舞!》和另一本我忘了名字,但知名度相对而言不是很高的书来看。我被里面一些荒诞的情节惊讶到了,也在那时实在无法理解除了传统名著之外的个人化作家。所以,我自己下了一个定义:对我来说,我无法从这些作品中得到什么。这些作品也着实无法吸引我。
而第二次,也就是现在,我不能说很大的对村上进行大改观。因为我没有震撼颠覆的感觉,这恐怕是写书评论的人最喜欢用的夸张词汇。也许是这系列小说,当然也能体现村上的部分风格,它的漠然也使我变得冷静了。
这种笔触非常冷淡,有敏锐的观察但实在与心灵的详实细腻有很大的区别,也没有情感的丰沛冲出,色彩斑斓。所以读者们可能要自己在极度的理性当中寻找丝丝感性,有时候村上会自然流露出来,有时候则藏在故事个人化的深刻寓意之后。
几乎每一篇独立的叙述都会以对话,或者思维活动的方式展示一些哲学性质的个人化思考。这一点是很不同的,个人认为是非常流光溢彩之处。
像村上这样淡漠的(至少是在这几篇小说之中)文风,光怪陆离的写作思路。其实在作家中也大有人在。我前段时间看的《空手劈》就很有这种风味。但是正是前文提到的哲学性质的个人化思考,给作品本身带来了某种魅力。
因为它不再仅仅让读者在个人化的书写中,在难以理解的情节中辛勤地揣测作者的意图,它还引导读者共同思考。从而与情节勾连,让读者理解作者的巧妙匠心。
所以,个人认为,村上的心房是为读者所敞开的。如果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为读者所敞开,即希望或引导读者了解自己。那么我认为这样的作家更具有社会性质。
这不是说没有这种意识的作家不是杰出的作家。因为很多作家只是在用个人化的方式来体现社会问题,我所说的指的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方面。这跟作者的水平是没有关系的。
无论一个作家选择哪种方式去叙述,他们本身是否具有社会属性,都能或多或少地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带来点什么。这是我们要祝福他们的地方,因为创作非常需要勇气。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泰国之旅》这一篇。我觉得它与其他篇相比,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这一篇描写的是一种痛苦,(其他篇目有一些也或多或少透露出痛苦,不过没有那么独特)其实已经十分明显。我们不知道这种痛苦是什么,因为它模模糊糊的,“那个男人”“绿色的大蛇”。我们竟然可以在不知道故事原委、仅仅通过一些暗示也能理解到那种痛苦。但我也不能保证这不是我个人经历的体现。这样说起来真是幽默。
总言之,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愉快的早上。仅仅为这一点,我也要给它五星。或者按照它的故事结尾,去睡一觉,或者喝一杯可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