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的职场女性,大多逃不过这些困扰:每天都想尽快完成工作,然后早早回家陪娃,无奈领导却临时加任务,不得不加班至深夜,回到家,娃早已睡下了。
休息日,本想好好陪陪家人,无奈被领导叫去加班,结果还被不明就里的同事批评,不是好母亲……
职场妈妈们整天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疯狂拉扯,身心俱疲、几乎崩溃……结果,领导嫌你工作不专心、家人嫌你带娃不上心,滔天的心酸和无奈,只有自己默默容忍。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角色超载”,指的是一个人同时承担多个角色或身份的责任和压力,这些角色和身份可能来自于工作、家庭、社交关系等方面。
当别人的期望超出我们自己的能力范围时,“角色超载”就会发生。
美国社会心理学名誉教授瓦尔斯特伦、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硕士威廉姆斯,以及美国俄亥俄州里立大学导师索耶在《亲密关系:从婚姻到家庭》一书中指出,当一个人试图在越来越少的时间里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时,压力就会增加,个人效率也会下降。
这个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减少角色干扰,也就是想办法化解不同角色或身份之间的冲突或矛盾。
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只会让我们陷入疲于奔命、最终枯竭的状态。
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需求减少“角色超载”呢?
第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心理上区分工作和家庭角色。
一、从心理上区分工作和家庭角色
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情况,有的人无论单身、恋爱还是已婚,甚至为人父母,他们始终潇洒、了无牵挂,丝毫不会因为亲近的人,甚至外人改变自己的状态。
这类人通常都能在心理上,把他们的工作角色与配偶角色、父母角色或其他家庭角色分开。
也就是说,他们在工作的时,就不考虑家庭,而在家里时,就不考虑工作。
社会学家称之为“角色区分”,即一个人在头脑中将扮演的不同角色区分开,这样与一个角色(比如工作角色)相关的担忧就不会影响其扮演另一个角色(比如家庭角色)时的情绪和表现。
以上的方法,的确可以算作平衡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方式,不得不承认的是,更多时候,我们还是会在家想工作,工作时想家。想要达到上述的状态,我们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
二、用积极暗示取代消极想法
常言道“境由心转”,当我们对现实生活不满意,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所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思一二,不想八九。”
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只要我们从有利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们的心态就会发生明显的转变,那么困境也就迎难而解了。
比如,你跟伴侣都是双职工,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但是,你们在工作上的付出,使得家庭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再比如,职场妈妈虽不能像全职妈妈那样时时陪伴、悉心照顾,但是你勇于突破、不断向前的样子,也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三、高效的时间管理和适当的任务委托
有了孩子以后,你的时间被无情地剥夺、精力被大幅地消耗,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
想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轻松地应对各种琐事,你就迫切需要强大、高效的时间管理技能。
比如,你可以像统筹工作一样,将孩子们的音乐课或者看牙医等等,用记号笔标注在日历上,以此来提醒自己。或者,在手机上设置相关的闹钟提醒或者待完成事件。
其次,当你确实分身乏术、应接不暇时,及时寻求帮助,将任务委托出去,才是最明智之举。
比如,请保洁阿姨打扫卫生、请兴趣班老师帮忙接送。当然,这个时候格局一定要打开,稍微降低下生活标准,家里脏点、乱点没关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