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年龄越靠近35岁,我就越焦虑。从世俗层面来看,我一事无成,没有拿得出手的事业,也没有随大流结婚生子,没有车没有房。唯一能做到的可能就是不会让自己饿死。所以当我看到这本《软技能》,它承诺让你在职场不过时、不贬值、不消失。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我迫切地读了起来。这本书为我的人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另一种出路。它不仅在工作上给了我新的指引,更教导我如何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的金钥匙。只要我正确运用,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也能轻松玩转职场。
我们看过许多书,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启发。但是,我们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因为尽管我们得到了启发,但我们还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该做些什么。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它不仅教给我们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让我们打心眼里认可,还教导我们如何去做。例如,吴军老师的《高效人士做对了什么》中,先给我们讲故事,引领我们思考,再切入正题。他告诉我们,并不是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好。即使你拥有所有做事情的能力,也不一定能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过上好的生活。一切都是未知数,就像是教会青蛙说话,即使你真的教会了青蛙说话,在你的指导下,它没有人类的大脑和思维能力,只能进行简单而毫无意义的沟通,这是无效的努力。因此,他说,高效人士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具体某事的技能,而是在没有开始行动之前,就能判断哪些事情不必做。
当我看到这段话时,仿佛得到了极大的启示。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大量存在着没有意义、没有效果但是又被公司或上级要求我们做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微言轻不好反驳;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经验和能力有限,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反驳。结果,我们的工作效率低下,感觉自己的前途渺茫。年岁增加和履历增加可能会改变前者,但后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这样的软技能。首先,将自己变成一个有效的反馈系统,通过工作结果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其次,培养自己的同理心,换句话说,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再次,保持自己的敬畏心,在力不能及的事情上,不要去做;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保留三分余地。我还记得上学的时候,总是被教导要全力以赴。然而我后来发现,这其实是反人性的,每个人都有惰性。此外,全力以赴并不能保证任务完成得出色。只会被人嘲笑。如果每次任务都要求你全力以赴,那只会让人越来越疲惫,越来越固执己见。这是经验丰富者的忠告。最后,剥离感情,不被情感左右,保持客观和公正的判断力。
我们需要学习的软技能肯定不止以上这些,但分辨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不需要做,这也是比做某些具体事情的能力更重要的软技能。这也是我的弱项,所以我与大家分享。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