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画面一角去发现17世纪世界贸易建立起的国家之间的网络,有许许多多的人搭上了这条贸易的大船往返于世界各地
以下为笔记摘抄:
世界并非自然形成。人们通过自己的所做、所说、所信仰——最重要的是通过彼此的交流将其创造出来。家庭或村落中发生的事情,对置身其中的人来说很重要,但是这种效力往往仅限当地。正是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交流创造了世界。这是历史的动力源泉,是世界变化的方式。
变化的动力不是探索或者发现,也不是渴望遇到陌生人群,并理解他们如何不同——虽然这是随之而来的事情。推动这一新接触浪潮的是简单的经济学:贸易。
我们所认为与“中国”同义的瓷器,其实是不同文化的物质因素、美学因素无意间交会的产物,而这个产物让全球的陶瓷制造为之改观。
这类外国之物在欧洲人的居室里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中国人的居室里则没有。到头来,这个问题与审美或文化无关,症结在于各自能以何种心态来看待更广大的世界。
有些空白——非洲内陆、中太平洋、北美洲最北端、南北两极不肯屈服于这个知识搜集过程。于是以填补这些空白为志向的探险家应运而生。而他们这么做,往往就只是为了探明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而非因为有人需要那知识。
社会中的大部分人觉得出现了无法应对的变动时,像烟草这样新出现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和那些改变扯上了关系。烟草的确可以扯上关系,但其间的曲折迂回远非北京居民所想的那样。要想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就得扩大视野,涵盖到整个世界。
那场网上的对象并非依哪个人的要求而移动,但也绝非随机地移动,因为植物或观念之类的事物要想移动,只有依附于移动的人,而移动的人之所以这么做,则与移动时惯有的需求、恐惧有关——即使他们最后到的不是他们想到的地方。许多事物跟着足迹遍及全球的人传播到其他地方,从而以无人能料想到的方式改造世界,但那些人移动时,并没有传播那些事物的意图。美洲的茄属植物——西红柿、马铃薯、辣椒、烟草——就将以这种方式传播到全球各地。
每个文化开始抽烟的方式稍有不同。抽烟的方式的确定,要根据抽烟的习惯来自何处、由谁引入、本地有什么习惯或观念可资转化以使那古怪的新习惯合理化。
抽烟是他毕生一大嗜好,而对于自己为何如此嗜烟,他唯一想得到的解释,就是前世因缘。他猜自己上辈子想必是和尚,“结前缘之香火”,因此这辈子要吸烧出来的烟。
能够活着,就表明他运气不错。有太多人被卷进全球移动的漩涡之后,未能活着脱身。就连自愿而非被逼卷进那漩涡的人,也往往未能幸免于难。葬身17世纪那个漩涡中的,两种人都有。

死亡不是丧失,而是灵魂被翻译为另一种形式来存在。“人死时,代表他的那一章并没有从书上撕下,”“而是把那一章翻译为更好的语言,每一章都必然如此翻译。”死亡以多种形式到来,因此“上帝用到好几个译者”,不只如此,“每个翻译过程都有上帝的参与”。
身为万物之一的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如何以一种使我们能承认、接纳这一点的方式来叙述过去。而撰写本书的动机之一,就是让世人认清这一点。全球化是个乌托邦式的理想,我们尚未实现,且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但它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能明白,任何地方的历史都将我们与每个地方相连,且最终使我们与整个世界的历史相连,那么过去的任何一部分——任何屠杀和成就——全都是我们的共同遗产。在生态问题上,我们已开始这样思考了。事实上,我们所处时代的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维米尔时代全球降温的破坏性冲击,那时候,人们认识到改变即将到来,甚至认识到那些改变正在影响全世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