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看到关于诗词的书就必须得拿在手上,这套《古诗文中的科学》(全四册)吸引我的首要原因便是它的颜值。
自古以来,诗和画就相互依存。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景致,画则展示诗的表现力,两者相得益彰。这套书集结了古人对浪漫生活的表达和大自然的美好。92岁的科普作家、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研究员刘兴诗老师以科学的角度,对一百余首古诗词进行了第三种解读。通过绝美的诗画搭配和另类的解读方式,“严肃严谨”的科学突然变得浪漫可爱起来。
本书不仅是一本古诗文学习书籍,也是一本科学科普读物。从山川河流、节气时令到万物生灵和浩瀚宇宙,读者可以一起跟随作者进行探索。例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为什么大雁叫“衡阳雁”?“望帝春心托杜鹃”中隐含的故事是什么?为什么“蝉噪林逾静”,泰山为什么是五岳之首,赤壁惊涛到底在哪里?诗词和科学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基于人类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伟大创造力而产生的,代表了人类智慧。本书将诗词和科学巧妙联系起来,或许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灵感,开启心灵的火花。
本书展示的科学不再乏味古板,而是借助了诗词中的美感和浪漫情怀,让人觉得有趣且接地气。同时,诗词借助科学的解说,让人感受到诗词中理性、客观的一面。从这个层面上,诗词更富有故事性,更加深入人心。
传统的古诗文学习一般只讲作者和创作背景,再就是对诗文的注释。而本书则拓展了科学知识,比如解释“点水蜻蜓款款飞”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蜻蜓在水中产卵,发育成水虿,经过约一年的生长变化,最终成长为蜻蜓。蜻蜓的飞行技术高超,可以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甚至是长距离飞行。由此,人们可以借鉴蜻蜓的飞行技巧来改良飞机。
通过这种解读方式,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深刻思考,加深了我们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同时,它也培养了孩子们对人文情怀和民族文化的自信。——End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