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本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到书中的主人公柳比歇夫和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那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当初找来这本书看,只是因为在群里偶然刷到一句“在尝试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很有意思。”现在,我庆幸自己动手搜索了下,并且立马看了起来。我想把它推荐给每一个人。
书的内容不长,概括地说,是作者格拉宁在柳比歇夫去世后,为他写的一部传记。全书妙就妙在文笔流畅,描写客观,兼具趣味。我想,作者达到了他想达到的标准:实事求是+生动。当然,文笔流畅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译者的功力深厚。
整本书读起来的氛围就像是围炉夜话。你搬着小板凳,坐在叙述者跟前,听他娓娓道来。故事讲了一个奇人,一个昆虫学家,一个博学家,一个长寿的老头,一个追赶时间的人。
柳比歇夫在日记中精细地记录时间,精细到分钟,误差不超过五分钟。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就像是一个机器人。当一个人将一种行为内化规范到和机器人一样标准时,人人都会说他不正常。不正常的人,有种好听的说法:有个性。
柳比歇夫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找到了奋斗一生的科学方向,并且在一生有限的时间内计时计分地去为之奋斗。在身边都在谈“躺平”,“内耗”的时候,读完柳比歇夫的一生,神奇地能让人燃起希望和勇气。任何的鸡汤和说教在柳比歇夫记录的时间面前都弱爆了。
柳比歇夫不是天才,他不是集大成者,他经历一生清贫,他写的很多东西没有发表。但是他过了很好的一生,没有违背信义,没有为生活妥协过。他做了一辈子喜欢的工作,睡很多,十个小时左右。他是一个幸福的看表人。
针对他的时间记录法,大家褒贬不一。旁人看来,他好像践行着苦行僧似的时间表格,但是旁人不了解他快乐。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努力,每一次记录的时间和完成的任务,都是他的功勋。
当传统理念都在歌颂科学家的为了科学痴狂,为科学牺牲的时候,柳比歇夫的一生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科学家。他没有沉迷科学而失去自我。他知道,有比科学,比时间更珍贵的东西。他是一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