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教育?
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想知道的答案。
最近读了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的书《唤醒天性》,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终极之道。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在未来被AI取代,就一定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李子勋老师是国内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中德高级心理咨询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被赞誉为“后现代心理学国内第一人”、“心理学界的哲学家”。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今天我们来聊聊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培养的重点是否相同,每个阶段的培养重点分别是什么,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能够激发他们的潜力,能够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有思想、有担当的社会栋梁之才。
1.小学阶段培养兴趣
李子勋老师指出:想让孩子在中学阶段愉悦地学习,关键是在15岁以前让他能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并能在自己的兴趣引导下做一些工作。
所以小学阶段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要让孩子喜欢学习、习惯学校环境,以及增进在同龄群体中的相处能力。
家长要特别在意的是,孩子能否把学习当成一种愉悦和喜好,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感受,不要那么强调成绩。
如果在小学的学习中孩子得不到快乐,学习的动力会变得很弱。
2.初中高中阶段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
初中高中也不是获取知识的阶段,而是孩子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时候。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发展出一套自我适应和获益的独立学习方式。
有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会终生受益,无论是否读大学,都会成为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
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如何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增进效率,不要太在意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排名。
强调成绩和学习内容是老师和学校的工作,家长要成为现存教育不足或缺陷的补偿系统,去关注学校老师不关注的部分,这样孩子在学习的压力下不至于产生厌学的心理。
3.大学阶段真正开始获取知识
当孩子有了学习的愉悦感受,有了独立有效的学习方式,当他们走进大学,在一个拥有知名教授、图书馆、研究氛围、精英人才的地方,孩子会迅速地成为一个知识型人才。
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打好,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求知欲的人,拥有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写在最后
孩子15岁之前,发展的是右脑,右脑的发展靠的不是学习,而是刺激,用散乱的、片段的、零散的、边缘化的、非中心的、非系统的方式去刺激。
孩子15岁以后,才是左脑的高速发展期。这时候孩子才对归纳、分类、逻辑真正理解。
所以15岁之前要让孩子多多体验,不要过渡开发左脑,多给他零散的东西,让他的右脑充分饱满的发展,他才能体会到幸福感、自尊,基础才真正打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