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丑》里面有句名言:“有精神病的人最糟糕的是,所有人都期待你假装没病。”这是精神科医生陈百忧在纪实作品《寻找百忧解》中提到的一句话。
精神病与生理疾病不一样,患者除了要遭受疾病的折磨,更要面对“病耻感”的压力。感冒发烧、骨折、得癌的人不会因为生病而被指责,而精神病患者不一样。他们在发病的早些时候总会被指责脆弱、懒惰、过分敏感,以至于错过治疗。“患上心理疾病,病人没有任何责任。”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我想,个人身上的精神病其实是时代下的一粒尘埃,这粒尘埃对于个人来说却如同陨石,留下毁灭性的打击与不可治愈的创伤。
如同陈医生在书中所说:“精神病是个体疾病,却很可能也是社会疾病,社会是它的传染管道。”曾经看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时候,我就留下这样的评论:抑郁是个人的病,但如此大规模的抑郁的发生和患病率的上升一定是社会的病。谈青少年抑郁症,不能不谈家庭支持系统和教育系统。谈老年人抑郁症,就不能不提社会老龄化和养老保障。“大量的人正在抑郁或即将抑郁却得不到帮助”,我觉得影片没有传递出这样的紧迫感。
读《寻找百忧解》的时候,我也常常有相似的感受。酒精成瘾的“猫爸爸”其实是无法从被父亲抛弃的小男孩之中成长起来,执着于自杀六十年的大爷是不能走出父亲在混沌时代里抛家弃子逃到台湾,在病房生活几十年的段慧来也是在时代的火车所冲撞的阴影里,不再能找到自己的家。他们好像什么都没做错,却被命运重击。最让人痛心的是,他们中的很多其实都无法真正康复,人生要一次次在出院和入院之间往复,与精神病共处直至死亡。每每想至此,我总是绝望:难道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吗在我短暂的人生经历里,我所度过的高中不过是培养精神病的环境。
无数学生在极端的时间安排、刻薄且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与无法提供支持甚至还会谩骂的家庭中走投无路,最终走向自杀。有人说高考是唯一公平的制度,让家境不富裕的人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我却也更加看到这个制度让人落下病根,终身服药,甚至失去生命。
精神疾病是残忍的。它会逐渐剥夺人所拥有的东西,学业、事业、和睦的家庭、热烈的爱情,直至生的欲望。精神疾病会成为患者人生中深刻的烙印,成为他们生存方式的一部分。就如书中说,抑郁会上瘾,会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症状的存在一定有存在的环境、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意义——无论是对抑郁症患者,还是抑郁症患者的家人们。
精神疾病对患者身边的人也是残忍的。比如书中患者牛威的母亲,选择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绝望才会让一个母亲放弃自己的孩子但就像老牛选择用自己的后半生托住儿子不断下坠的命运一样,也会有人选择逃离这样暗无天日又看不到头的生活。她明白,他也都明白。”医生并不能帮到所有患者。有些人在失去理智之后,无法回到正常生活中,被家人所抛弃,或者彻底退行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再对外界产生反应,然后在精神病院或者疗养院孤独等死。甚至有些人在刚刚被送入医院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时机。这意味着他们只能一辈子被困在这里。
可就在如此绝望之中,我也在书里读到光亮。患者小倩与她的母亲有几乎一样的症状,都在离婚后发作,精神病让她们不得不离开家庭四处流浪。精神疾病在家庭中传递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好像命运轮回,一代代人都无法逃脱的诅咒。然而小倩这样说:“命运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压一个。我现在做的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